清醒认识不可得
《非自然死亡》是最近才追完的一部日剧,豆瓣的评分很高,达到了9.3,女演员石原里美演技真的不错,关键是故事情节的编排更是到位,每集阐述的社会现象都非常有针对性。
比如第二集,udi来了一对父母,以为离家出走的女儿死了,前来认尸。结果发现死的不是自己女儿,情绪大起大落,先是互相埋怨,随之大打出手。
每看到这里,就忍不住为睿智的三澄(石原里美饰)点赞。
能说出孩子不是大人的所有物,孩子和大人是分别独立的个体,这样的言语不禁让人深思。
三澄有这样的感受与她自身的遭遇有关,三澄的母亲因为生活不顺意,夫妻感情不好,就设计打开煤气,拉着全家一起赴死,三澄侥幸逃过。这样的经历是悲惨的,母亲的作法也是极端的,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或多或少都有把孩子当成所有物的行为。
其实这是很多家长的弊端所在,总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孩子的一切,小到穿衣吃饭,学习专业,大到职场选择,娶妻生子,总认为自己的想法都是为了孩子好,结果把孩子成长的机会剥夺得一干二净。
曾有一位同事的爱人,女儿娇生惯养着长大。在异地工作,结婚生子,天天打电话给妈妈哭诉,不会做饭,不会带孩子,没法生活。万般无奈同事爱人只得早早退休,去往异地照顾女儿去了。同事成了美团外卖的优质客户,夫妻到老了,反而分居两地了。
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说是一孩子要出嫁了,妈妈问要什么陪嫁,她说把家里请的保姆当陪嫁送给她。
当我们头疼孩子是生活白痴的时候,应该反问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究竟做了些什么!
最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其实几年前看《无声告白》时就在想“如何摆脱他人的期待,成就真正的自己”这句话,也正是文中这句话打动了我,认真地读完了这本书,开始调整与女儿的相处方式。
看《我亲爱的安德烈》也在想,能不能象龙应台那样适时的放手,目送着离开?好难,但必须这么做,这就像个雏鸟离巢那样,是必须经历的自然规律啊。
独生子女对我们这代父母来说其实是种严峻的考验,没有前车之鉴,没有经验教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能在生活中不断尝试,修正自己,真的不容易。
虽然清楚明了地知道她经由母体来到这个世界,却并不属于你,可再过两年一去外地上学,彻底离开了,再回到家里就是过客,再过几年有了自已的家,这里就只是娘家。
就是再理智的人也不是不凄凉,慢慢地变成空巢老人,步入老境却意味着老无所依,养老院是好去处吗?能走能动时还可,可要生活不能自理了呢?突然想起一句诗“悔教夫婿觅封侯”,不恰当却极能表达心境。可该放手时须放手,这就是生生不息的人生吧
小妞儿和我们不同,她应该拥有更广阔的天空。
将来的沟通只能通过视频,语音了吧?想一想很忧伤啊。不过享受了养育的过程,没把孩子往废柴路上培养,这也算是功德圆满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