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母村的故事(3)

2018-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孟懿

把根留住

龙母村的故事(3)

工业革命以来,农村姑娘纷纷进城,金钱和城市郎君的魅力,秒杀农村小伙的强壮和勤劳,中外一样,哈代写的《德伯家的苔丝》,德莱塞写的《珍妮姑娘》,都有详尽的描述,日本韩国的农民,也在中国和东南亚找老婆。城市的魔力,无限的可能性,无人抵挡!

姑娘已乘高铁去,农村空余光棍汉。

老庞,48岁,龙母村村民。老庞的老家,在凤城通远堡的偏远山区,哥仨儿,排行老三,三条光棍,全村40多条光棍。老庞母亲早逝,父亲一人带大哥仨,但无力帮他们娶妻生子。十余年前,老父去世,临终前只一句话:

“不能让庞家断后!”

丧事完毕,哥仨抱头痛哭一场,然后,开始商量婚事,全结婚,是不可能的,两个哥哥掏出积蓄,让老三成家。古往今来,在中国社会底层,治病升学结婚盖房,等等,生活中刚需的事情,却变成了一场悲壮的绝决的大事儿!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全家总动员,进而全村总动员,终于在邻村找到一位30多岁的老姑娘,愿意赴汤蹈火,此时,老庞已经39岁了。

转过年,生下儿子,全家人又陷入新的愁绪中,那粉嘟嘟的小脸儿,必然会变成一张紧锁眉头的光棍脸。怎么办?走,人挪活,树挪死。

这时,村里已有人移居到了龙母村,生活不错,龙母村的几十家企业,那家的收入都比种地挣钱多,龙母村有几百人去大城市打工了,余下的岗位,正好由穷山沟里的人来填补。

老庞一家来到龙母村,租一平房,房租200元,儿子在同兴镇中心小学读书,媳妇在手表配件厂工作,工资二三千元,老庞却选了一份收入最高的活儿,屠宰厂,半夜二点上班,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工资四五千元,忙活到八九点钟,老庞开始了他的第二职业。

老庞花一万余元,买了一台旧车,那种我叫不出名儿的车,很小很简陋,新车也不过是三万余元。老庞停在镇里拉客,无执照,黑车,每月能挣二千余元。

加起来,老庞一家收入在万八千,在丹东,不算低,但这笔钱,湿淋淋的,滴点血和汗。

老庞一天最高兴的事儿,是晚上六点收车,和老婆儿子吃一顿晚饭,听儿子诉说着学校的各种琐事儿,一天的劳累,烟消云散。

晚上七点,老庞倒头就睡,半夜一点半起床,赶向屠宰厂,风雨不误。

有一天,我有急事回市里,坐上老庞的车,半个多小时,老庞淡淡地说,我默默地听,他不问我是谁?做什么的?老庞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感兴趣,他的天地就是他的家,未来的愿望是儿子的婚事。

和老庞结识短暂,却让我沉思良久: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不绝,世界唯一,是因为有一批老庞这样有强韧生命力的人,肯于付出,至于秦皇汉武,那是忽悠。还有一批老庞这样强悍的人,不甘贫穷,挺而走险,去了瓦岗寨、梁山,掀起一场场血风腥雨。

中国历史,就这么简单!

用一首童安格的《把根留住》,做为这篇文章的画外音吧,我很奇怪童安格这样又帅又有名又有钱的人,怎么会唱出这种悲怆来?

“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

……

一年过了一年,

一生只为这一天,

让血脉再相连,

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

留住我们的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