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小胡在一个亲戚家吃酒席。
冬天,气温低,且如小胡印象中那般飘着细雨,分外寒冷。小院里生起几个火盆,围着好几十号人。小胡在靠近门的火盆边坐着,边从篮子里抓瓜子吃边看手机。
陌生的地方,也没个说话的人,实在无趣。小视频刷腻了,小胡打开游戏软件,跟机器人搓两把麻将。一条消息以弹幕的方式从眼前划过,没看清的小胡打开小窗,翻出那条转瞬消失的微信消息。
陌生的头像,还算熟悉的昵称。那是小胡的大学同学发的。从一句话中,小胡得到许多信息,总结下来就是外号叫老歪的大学同学邀小胡去县城玩。
老歪跟小胡不是一个县城的,甚至也不属于一个市。等于说,老歪是跨地区来找小胡的——也可能是过来办事顺便聚聚,毕竟现在大家都忙,哪儿有工夫为了见一个人跑这么远。
老同学来到自己的家乡,好多年没见了,身为东道主的小胡于情于理应该招待一番,即便他有事,即便他怕冷不想往县城跑,即便他兜里没剩几个钱。
小胡犹豫了一下,就给老歪回了消息。与老歪约定傍晚在县城会面后,小胡顾不上吃午饭,同时扔下手里的事情,回家换了身衣服就往县城方向赶。
这时还没出正月,不大的城区依旧热闹,看一路车水马龙就知道了。堵车,这是没办法避免的,小胡在城东堵了半个钟头,等赶到与老歪约定的餐馆时,霓虹灯已将深邃的天空染成绯色,飘落的雨也大了几分。
小胡停好车,冒着雨奔向餐馆。推开包间门的刹那,小胡愣住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四个青年、两个小孩,不应该只有老歪一个人在包间里面等自己吗?
见小胡进门,老歪放下筷子起身,客气了几句,把小胡安排在一个角落落座。感情自己是来陪客的啊?小胡看着桌上的残羹冷炙和火热的气氛,不禁这样想。
通过老歪的介绍,小胡知道青年都是老歪的朋友,知道他过来,特意出来聚一聚。小胡不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尽管心里不舒服,但也不想驳了老歪的面子,所以努力迎合众人,还主动敬了几杯酒。
吃得差不多了,除老歪和小胡以外的人陆续离开。把朋友们送走后,老歪拉着小胡坐了下来。老歪的嘴仿佛是漏风的,藏不住话,从大学时发生的事情到现在的生活,从鸡毛蒜皮到国际形势,从经济到农业,什么有的没的都说,听得小胡直想摇头。
说到兴起的时候,兴奋的老歪举起酒杯,高度白酒一杯接一杯地往嘴里倒,直到从椅子上滑到地上。
把老歪扶起来坐正后,小胡苦笑着订了两间房,然后叫服务员进来埋单。看到账单的时候,小胡不由得惊呆了,一桌饭菜加两瓶白酒花了一千多,这就算了,多出来的价值三千多的另外一桌的餐费是怎么回事?
小胡看了看晕乎乎的老歪,真想一走了之。
付了钱,小胡扶着东倒西歪的老歪走到门口冒雨打车。已是凌晨,大部分店铺都关了门,好些路灯也都歇了,四处一片黑暗。小胡看着夜幕中的模糊的事物,莫名心悸,仿佛有一张无形的网正靠过来。
出租车停运了,小胡不得已加钱打了网约车。到提前订好的酒店,把老歪安置好后,小胡也回自己的房间。这一天够忙的,又熬到凌晨,小胡困得慌,没洗澡就上床了。临睡前,他特意调了明天的闹钟,倒不是要上班,而是想跟老歪商量一下餐费的事情。餐费的事情肯定要说清楚,毕竟那不是一点小钱,而是几大千,都赶上小胡一个月的工资了。
小胡迷迷糊糊地睡着又醒来时,阳光正透过窗帘洒进屋里。他翻出手机,想看一下时间。手机屏幕亮起来的瞬间,一条消息出现在通知栏。
老歪走了,说是临时有事,要赶回老家。他说,谢谢小胡的款待,如果以后有机会,请小胡去他家乡玩。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没想起,老歪只字不提餐费。也许他不知道他的朋友另外订了一个包间吧!小胡这样想着,正准备跟老歪沟通,却接到了老婆的电话。
餐费太多,小胡没现钱,用的是老婆的信用卡埋的单。这下好嘛,看到账单后,小胡的老婆对着小胡劈头盖脸一顿骂。她的怒吼声,简直能把墙皮震垮。好在房间里没有其他人,不然小胡多难堪啊!
摄于老婆的淫威,同时小胡也觉得这个钱不该自己出,吃饭、开房没什么,但别桌的餐费算怎么回事?于是小胡立即联系了老歪,但老歪没接电话。
小胡在心里问候老歪的祖宗十八代。他已经认定,这就是一个局,老歪想请客但不想出钱,特意设了鸿门宴,把自己诓到县城。小胡甚至怀疑昨晚的几个青年根本不是老歪的朋友,没听说过他在这儿有朋友啊!
大概下午四点的时候,小胡竟然接到了老歪的电话。小胡心想,自己可能冤枉了老歪。就是嘛,都是大学时的哥们儿,他怎么会坑自己呢,想多了,想多了。然而,老歪没承认餐费的事情,他说要问一下朋友,然后就不接电话了。
小胡联系不上老歪。老歪从此消失了,为了几千块钱,大学同学、哥们儿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