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鼓励训练营复盘汇总】

鼓励疗愈结营复盘

2019-04-20  本文已影响247人  营养有妹力

鲁米说,伤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而我认为,心理学就是一束照进心里的光。以前的我曾经认为,喜欢学心理学肯定是多少存在心理问题,很不健康,这是一个不太能对人言的事情,有点像讳疾忌医。但是对心理学的喜爱好像一直也没有减少半分,看到喜欢的专栏和书都毫不犹豫的买下来。

四月份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看到鼓励疗愈课程,并没有象以前那样,假装没有需要,假装和自己没关系,而是轻轻点进来并迅速报名。

坦白说,通过这21天的学习,我并没有跟老师学到多少的理论知识或者学科体系,我甚至都不知道鼓励疗愈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在心理学上是属于哪个支派的?哪个学者把它推广开来的?

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鼓励疗愈非常接地气。没有高深莫测,也没有高大上的道理,语言简单平实,问题直扣心灵。如果把鼓励疗愈当成是一种帮助寻求内心力量的科学手段的话,那么要学好它,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所有的觉察活动都需要自己来进行,需要一遍遍的追问自己内心的真实答案,不断的寻找童年的回忆片段,然后察觉,分析。

整个课程我们每天几乎都要做作业,共有16份必修的功课,还有周复盘和总结复盘。作业的完成难度并不低,无法用碎片时间来完成,必须要腾出一大块完整的时间才可以让自己沉下心来,回忆,让情绪涌动,思考。多数时候我都尽量利用早上的大片时间来完成,有时候很早出差,或者被问题卡壳了,就只能允许自己另觅时间来做。

谈谈作业的两个不易

一,童年回忆隐藏的比较深,多数时候难于打捞和捕捉。几十年前的事,我要重新回忆并不容易。有时候恍惚之间,不能肯定是自己的故事。还专门为了一件自己是不是曾经被淹死过的事情打电话给妈妈求证,妈妈居然说没发生过!但是我印象却那么深刻!我只能不停鼓励自己,要耐心点,找到自己的内在小孩并不是一条可以一眼看到头的路,而是一条蜿蜿蜒蜒,两旁长满灌木丛和野草之路,有时候起雾,有时候下雨,甚至有时候有野兽出没,要加油,拨开障碍物,通往目的地。

二,情绪似乎有自己的隐私和自尊,它并不欢迎我如此仓促到访。我是个内心有伤痕的人,活了快40岁,自以为很多伤口已经结疤。忽然这样闯进心底,引发了情绪的波澜暗涌,它甚至拒绝我继续深入。我只能尊重它,如果它并不是准备的很好,我允许自己暂停探索,或者写下一个并不那么重要的其它答案。这,也是接纳的一部分。

再来谈三个收获。

一,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成长确实是影响很大,然而我们不能因为这样把账都扣在它头上,然后放弃疗愈。一切皆未迟,我们依然有选择。尽管作业并不容易完成,可是我还是努力的认真完成。毕竟,只有通过觉察自我,才有机会拥抱内在小孩,破译我们的行为模式。我以前也信奉佛洛依德原因论,而现在我更相信阿德勒的目的论。我开始对原生家庭的影响逐渐释怀,我以后的生活皆可以由此刻的我来作决定,而不是困在过去。

二,不要只顾埋头赶路,学会经常停下来,察觉自己的情绪,和内在小孩好好共处。通过短时间大量的觉察活动,我猛然发现,我一直活的比较麻木。表面上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活色生香的,但总有一抹浓浓的孤独感笼罩着我。我其实甚少和别人谈及自己的往事和心事,而埋头赶路的生活方式往往可以帮助我掩饰那个无助的我,让我无瑕和自己共处。我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那个孤单的内在小孩。我下定决心放慢我的脚步,等等她。

三,改变真的很难,试试从接纳开始吧。我说的改变是改变我自己,我不再奢求改变别人。当我打下这句话,我知道,我很大几率会持续啪啪打脸。因为改变别人一直都是我的刚需,有时候它只是改头换面,出来依然还是换汤不换药。所以,接纳这个总想通过改变别人来改变生活的自己,接纳这个一心想改变自己却有可能屡屡失败的自己。对自己说,我就是那个有贪念,不完美,容易愤怒的人,我很难改变,这是正常的我,我接纳这个我,接纳这样的自己存在于这个美丽的世界上。

最后再给几点对于课程的建议。

一,老师能不能多分享鼓励疗愈的发展过程和推行者的故事或相关知识?这样学员对这门课程有个宏观的认识和了解。

二,希望听到范范老师自己在学习鼓励疗愈路途中的风景和故事,毕竟活生生的例子能给学员带来更感性的刺激,让彼此的链接更紧密。

三,我留意到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学员打卡交作业,如果不做作业,没有参与感是难以体会到课程带来的变化。低作业提交率有时候也让我产生懒惰感,是不是我也可以偷偷懒?期待提高。

最后感恩范范老师,虽然这是一门主要依靠自己去做的课程,但是没有老师的引领和启发,我甚至不知道我还有什么隐藏在背后的情绪,也不敢独自前行。有老师的陪伴倍感安全。

感恩遇见鼓励疗愈。看见是结束,也是开始,愿我能带着觉察生活,找到幸福和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