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是什么,它能让我少交税吗?

2018-09-21  本文已影响54人  邹添华007

前两天跟几个做生意的茶友在一起喝茶,在聊天中有位茶友感慨今年的生意很难做,企业的负担很重。这位茶友的感慨可能说中了其他几位茶友的心声,于是都倒起了苦水来。说到企业负担重,几个都不约而同的说到这两年的税收压力,尤其是税控的“金三”系统上线后,企业想避点税都难。

听着他们说得热闹,我也忍不住插话了。我问他们,你们以前是通过什么方式来降低税负的?有位茶友回答道,少进账、多拿发票来冲账。我说,不如实进账,那叫偷逃税,是犯法的;买发票冲账,严格来讲也是违法的,如果买的发票是虚假的,后果更严重;以前这么做没出事,那是幸运。另一位茶友说,别人都是这么做的,也不见出事。我说,以前很多人都这么做,国家查不过来,现在国家要把这些漏洞利用工具堵起来了,你们还继续这么干得话,那不就是往枪口上靠了吗?有人就说,那能怎么办,都交税了,企业挣不到钱就只能倒闭啦。我说,依法纳税是义务,每个人都躲不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税务筹划的手段来合法的降低一些可以原本可以少交的税。有茶友听了就说,税务筹划是什么啊,它能让我们少交税吗?

税收筹划是什么?它跟偷逃税、避税有什么不同呢?

税收筹划又称“合理节税”,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规定的许可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的减轻企业税负,取得企业节税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偷逃税,是指纳税人采取虚报、谎报、隐瞒、伪造等各种非法欺诈手段,不缴纳或少缴纳税款的逃避纳税的行为。

避税是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漏洞、特例或者其他不足之处,采取非违法的手段减少应纳税款的行为。避税可分为顺法意识避税和逆法意识避税两种类型。前者也称积极性避税,是顺应税法的立法意图,它不会影响或削弱税法的法律地位,也不会影响或削弱税收的职能作用。逆法意识避税又称消极性避税,是与税法的立法意图相违背的,甚至是利用税法漏洞进行的规避税负行为。

所以严格来说,偷逃税都是违法的。避税则有顺法跟逆法之分,顺法的避税行为也属于税收筹划的范围。税收筹划则是在符合税法、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进行的,具有合法性和不违法性的特点。

税务筹划的方式和目标

税收筹划的方式有很多种,从实务的角度可分为两种,即事前的规划与现状的优化,从而达到:

一、排除现存的可能的风险,避免并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税收风险意味着补税、滞纳金或罚款等行政与刑事责任及企业声誉的损失。税收筹划的首要目标就是通过事前的周密分析和规划,排除拟进行的交易或事项在未来可能发生的税收风险,在企业现存基础上找到现有的税收风险,找到其存在的原因,设计出解决方案,从而消除该风险,避免该风险导致企业承担不必要的成本。

二、消除税收非效率,优化税收管理现状。通过对现状的审阅和优化,发现重复纳税、可享有而未享有的税收优惠,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加以优化和改进。

税务筹划的内容

税收筹划的内容包括针对某项交易或事项的专项税收筹划和针对企业的整合税收筹划。

专项税收筹划解决具体问题,如针对新的大笔大额收入或新的销售模式,考虑新的采购渠道及对外投资、并购、重组等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税收影响,从税收角度提供决策支持。

整合的或整体的税收筹划是从企业的整体角度考虑,从税种上可分为财产转移税的筹划和非财产转移税的筹划(所得税和流转税):

财产转移税的筹划,在房产、资源的大宗交易中,对交易标的的转移涉及的不同环节及税种,分析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通过提前设计交易结构、交易方式的方法进行税务筹划。

非财产转移税的筹划(所得税和流转税),其实施的基础是对企业所属行业、股权架构、组织结构、经营模式、财务政策和处理、税收政策和处理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分析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然后确定税收筹划的方向,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并予以实施。

税务筹划小案例:

1、大笔收入一次还是分次拿

某程序员在一家企业兼职做项目,项目完成后一次取得劳务报酬60000元整。他如果一次性申报纳税,则

应纳税所得额=60000-60000×20%=48000元

应纳税额=48000×20%×(1+0.5)-2000=12400元

如果他与企业协商,分三个月支付三次的话,则每次应纳税额=(20000-20000×20%)×20%=3200元,总计纳税额为9600元。两者相比,节约2800元。

可见,纳税人如能把一次性的高收入分为多次取得,将所得分摊,增加扣除次数,就能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节省税收支出。

2、出租或投资的筹划选择

A公司跟B公司都是同个集团公司的子公司,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一般计税方式。现在A公司要将其所有的一栋房产给B公司使用,该房产的原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现在A公司有两种方案选择:方案一,A公司向B公司收取固定的租金收入,不用承担风险,当年的固定收入为100万元(不含税);方案二,A公司参与投资利润分红,与B公司共担风险,预计当年分红也是100万。当地政府规定房产原值扣除比例为30%。

如果选择方案一,A公司就要按租金收入缴纳房产税=100x12%=12万元。选择方案二,则要由B公司以房产余值为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100x(1-0.3)x1.2=8.4万元。

在这里,方案二比方案一要少缴纳税款3.6万,这时做为集团的决策者,选择方案二无疑更为合适。

依法纳税是每个人、每家企业的义务,懂法不会让你不交税,但懂法至少能让你躲开可以不用交的税,今天你做好你的税务筹划安排了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