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梁启超《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

2020-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六月从心

孔子老子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

一部《论语》,一部《道德经》,传承了数千年,后人也研究了数千年。提到墨子的时候,相对要少一些。

说到墨子也很有意思,他出生于孔子死后十余年。死于孟子生前十余年。关于墨子我最早的认知就是中学课本上的“兼爱非攻”。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孔子的地位一直非常的高,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很多的人在研究孔子,包括很多的企业家。

我自己受孔子的影响也很大。最新的收获,是孔子讲的那句: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一个人应当从一生的角度,来做当下的抉择。不为一时利而利,不为一时忧而忧。

什么是智者呢?就是有时候,一句话就能破解迷障,找到根本的方向。

读书有一点特别好的地方就在于,时不时可以和圣人,伟人的智慧来下偶遇。

然后,很多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说回老子,老子让我感触很深的,是那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中学那会儿,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只是莫名觉得很厉害。然后也会很奇怪,会不解。一直心心念念了这么多年。

直到最近我发现,这句话讲的其实是一个生物态:大自然不会优待任何一个物种。

这让我想到了生物学中的食物链,也让我联想到。近期看过的一本书《混乱》。

里面有一段关于社会和不确定性的的解释,特别的经典。大意是:正是因为某一些人的不稳定,某一些行业的不稳定,所以才有了这个社会的稳定性。

举个例子。

在一个企业里,尤其是在今年疫情过后,很多人会面临着失业,或者调岗。对于个人而言它是不稳定的,是一种风险。

但是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将没有创造价值或者创造价值较少的人淘汰掉,能够换来组织的优化和进步。

所以,企业的稳定,是建立在个人的不稳定性之上的。

听着感觉似乎有些残酷。但是这就是事实,是自然规律。

所以我们只能不断地学习,让自己更加具有抗风险能力,更加具有反脆弱性。

拥抱不确定,同时在不确定中受益。这是会让我们终生受用的思维。

有点像佛教里讲的“无常”。

关于墨子我以前了解的不是很多,但通过这本书,看到了一个具有两面性的墨子。他是一个思想家,实干家,阻止了很多场战争。

但是他也曾经提出“节用”“非乐”这样一些在今天看来,十分荒诞的思想。

什么是节用呢?墨子提倡,在于物质上,人们只需要满足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就可以了。

这一点今天的我们肯定是无法接受的,就像庄子说的,想法很好,但这样的生存条件,除了墨子,谁能做到呢?

那什么是非乐呢?就是墨子认为人们压根儿不应该听音乐,觉得音乐这玩意儿太没用了。

墨子对于后世还有一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就是逻辑学。他在当时就已经提出了西方有名的“三段论”逻辑辩证。在当时也很了不起。

墨子一生非常重视实用和实干,在《墨子》一书中,也包含了很多经济学,物理学,几何学方面的知识。

直到今天,虽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况不再,但它们的的精神已然融进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