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红楼梦,而今已是梦中人

2022-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简Jane_lm

虽然仍身处高二,还未使用新教材,但在市教研所邱老师的带领下,接触并探索新课程、新教材已经将近一年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备课之路)

从一开始懵懵懂懂地探索《声声慢》1+X比较阅读,到大单元设计下的单篇精读教学《我与地坛》,从寒假的统编必修下《红楼梦》单元设计到如今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何其有幸,一路的跌跌撞撞背后有邱老师和各位前辈的耐心指导和谆谆教诲。

而本次有幸参与自治区“双新”课例的录制,从接到任务时的跃跃欲试,到下手准备时的不知所措,再到一天几易其稿的忐忑不安,指导团队的老师一直在我不断的调整中给我建议。从“不肖承笞挞,有情空垂泪——从《宝玉挨打》看中国传统父子情”彻夜准备时的欣喜和自信,到听到自治区教研员当头棒喝时的自惭形秽和自责不安,从一天七节课的试讲到上完课后的思绪不断,那段时间我的内心就像过山车般跌宕起伏、又像大山般沉重而连绵。

如今,回首那段时光,不禁释然,反而羡慕起当初每天的忙碌和充实。正所谓,春种秋收,没有播种哪来的收获,正是当初的炼狱,使我对《红楼梦》、对《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双新”有了更深的认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阅读之路)

抚今追昔,犹记得中学时初读《红楼梦》,关注的其实是里面宝黛钗的爱情和优美缱绻的古诗词,并抄满了语文书和笔记本,还无意识地背了里面的《葬花吟》和一些精美的诗句。

后来,上了大学去台湾交流时听了蒋勋说《红楼梦》和欧丽娟老师讲《红楼梦》,顿时对“大观园”这个“青春王国”和贾府这个贵族世家有了兴趣,便开始全面阅读《红楼梦》,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从大二到现在,每天的睡前时光都是《红楼梦》作伴,带我入梦,促我入眠,哪一天没有《红楼梦》便会彻夜失眠。

这样听了几年的《蒋勋说红楼梦》、《马瑞芳品读红楼梦》后,连我的家人都对《红楼梦》的人物情节了如指掌了,而我亦会在听到大观园里众姐妹念诗词时超前背诵出来,会给家人侃侃而谈一些情节,会在《红楼一梦》选修课上给学生宣扬《红楼梦》的精彩绝妙之处。张爱玲说“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我又何尝不是“十年一觉迷阅读,赢得红楼梦魇名”呢?

如果说之前几年的阅读是发自内心的单纯喜欢,那么今年则是在喜欢之上开始有了质的变化。因为以前是作为读者去阅读《红楼梦》,给学生讲我听到、读到的《红楼梦》。而如今《红楼梦》成了必修教材,必读书目,作为语文老师我还要考虑教什么,怎么教,让学生真正阅读《红楼梦》、喜欢《红楼梦》,要考虑如何向所有学生普及《红楼梦》,如何发挥《红楼梦》放入教材的价值。这是我一直在探索但还未完成的课题。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教学之路)

一开始读《红楼梦》,教《红楼梦》,自发的主观感受较浓厚。如我个人特别喜欢林黛玉的率真,特别向往潇湘馆的清幽,为此还专门去北京“恭王府”试图寻找潇湘馆的影子;由于不喜欢八面玲珑的心机女薛宝钗和贾化(假话)、贾政(假正经),所以会跟喜欢薛宝钗的学生辩论人物形象,那时自己仿佛就是厌恶一切浊物的情痴宝玉。所以课堂上也是嬉笑怒骂,爱憎分明地表达自己的真性情。因此,在上选修课时,也靠着这样的“真性情”,吸引了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很多学生反馈听了老师的课很想去看《红楼梦》,甚至还把小学生吸引到了《红楼梦》的世界里。

后来,随着阅读的相关书目逐渐增多,听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解读,发现宝钗好像也没有那么讨厌了,贾政也有正经、可怜的一面,就连“呆霸王”薛蟠也很可爱……我的笔记上,还记下了“《红楼梦》没有谴责、对劣等品也抱以悲悯,大作家对人只有理解与关怀,没有污蔑、控诉、仇恨与煽动”这样的评论。

于是在这一阶段,再读《红楼梦》时,我开始发现文本中人物的复杂性、多面性。因此,我在第一稿设计时,设计了通过对宝玉挨打时贾政“五哭”的纵向比较解读和贾琏挨打的横向比较,感悟贾政色厉内柔的父爱,全面认识贾政这一人物形象。这一版虽然运用了比较式阅读,但课堂活动过于琐碎,没有情境任务的导引。

所以第二版设置了一个单元核心任务:

寒假我们已经征集了同学们心仪的“红楼长廊”六大板块,分别有“红楼大观”“最美爱情”“红楼一影(主要情节话剧表演)”“我最爱的TA”“刺杀小说家(拯救贾府)”。那就请大家在阅读中不断营建《红楼梦》文化长廊,选择你喜欢的板块,让你的作品成为“红楼长廊”的一部分。

我选择的板块:            和            板块

并在核心任务之下,设置了写作贾政家书的课时任务,贯穿整个课堂始终,并将教学重点聚焦为理解中国传统的“外严内慈”的父亲形象,想要让学生认识一个不一样的贾政,另一面的贾政。

没想到董老师听完课后一语中的。他指出最大的一个要害是没有立足于《红楼梦》整本书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即贾宝玉的叛逆思想和贾政作为封建统治维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如果脱离了整本书的主旨,就不符合大单元教学和整本书教学理念。

故而第三版调整为《若为自由故,宁受千百笞——从《宝玉挨打》认识父子冲突的本质》。通过串联整本书中相关情节,概括贾政和宝玉的形象特点;通过辩论宝玉该不该挨打,分析父子矛盾的根源;通过以贾政或宝玉的身份写一封家书的方式,代入角色,探究贾政和宝玉的精神世界,进而发现封建传统思想和自由叛逆精神之间的矛盾冲突的不可调节性。

几易其稿的过程中,不只是教案的改进,也有思维的提升;我的思维从单篇教学的习惯性思维,走向了整本书阅读、大单元设计的思维;从只关注文本,到跳出文本,发现经典名著的现实意义;从作为读者纯粹地欣赏《红楼梦》,转变为了作为老师考虑怎么教《红楼梦》。  通过这次历练,我也愈加发现《红楼梦》的博大精深,认识到《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要站在自主阅读文本的主观感受和作为教师立德树人的立场上,更要看到其选入教材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我还会用一生去读《红楼梦》,去讲《红楼梦》……

  这正是:“十年一觉红楼梦,而今已是梦中人,一朝入梦终不醒,故人不用赋招魂”。

刘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