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book产品大学

读书 | 产品前线-48位一线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智慧与实战

2016-01-03  本文已影响251人  02e27fd367d1

内容构成:图书信息、作者简介、图书结构、读后几五部分。

图书封面


作者简介

第八公社

由兰军(BLUES)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共同发起的一个学习型组织,旨在集结奋斗在各大互联网公司一线的技术专家,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为新进的同行传道、授业、解惑。公社专注于互联网公司的各个细分技术领域,如产品、运营、设计、用户体验、前端、程序设计、测试、运维、云计算、大数据,等等。公社组织的学习活动的形式很多,如读书会、众包写作、线上分享、线下交流、项目开发,等等。公社的首批技术专家来自于产品领域,集结了来自腾讯、阿里、百度、金山、迅雷、YY、小米、360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的48位资深产品经理;截止到本书出版,已经有超过100位运营专家和50位运维专家通过审核并加入公社。


图书结构


读后感

     一个由51个产品人写的“经验”读本,大多数内容就像你在知乎、PMCOFFE、人人产品上看到的“经验”类似,是一本适合抽空快速浏览的简单读本。所有内容重点都在目录里面。

    其实,任何产品的进化,在营销学原理中已经阐述的相当清楚,发展的最基层本质是遵循各种各样的自然科学原理,无论是Google遵从的基础物理学还是Apple的人文科学,所谓大势所趋,或许罗贯中在三国中第一句话已然明了。

    所谓不遵循趋势、不符合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原理的产品,一开始就已经死亡。这是宏观方面。而从微观的产品角度来讲,为了替人类解决问题、提高效率或者让信息更加透明的产品,也难有作为。除此之外,对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美感的独到认知、对简洁强迫症、适用于大众、正能量都是产品或者产品人的基本素质体现。最后一点也是颇具争议的技术问题,产品人到底需要对技术的认知程度多深,Google在创立之初就给了一个答案:所有的产品都建立在技术洞见之上。国内市场空缺大,人口基数大,人力资源成本低,导致产品门槛极低,大公司在这方面要求是基本的“代码基础”,从而可以和工程师沟通,而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公司,各类标准层次不齐,这次资本寒冬过后,也许会给产品这个“职业”降降温,至少趋于理性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