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成长励志想法

求人不如求己

2019-05-14  本文已影响4人  文武之道定乾坤
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不如求己

  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里的“求”,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积极追求的角度说,是指凡事都靠自己;另一方面,求也包括对自己失败原因的探求。

  南怀瑾认为,普通人到了急难的时候,就去求神拜佛,向上帝祷告。所谓:“垂老投僧,临时抱佛。”这就是说人平日里自以为很伟大,但一遇到大困难或危险时,就感觉自己非常渺小无助,完全丧失了自信心——“天呀!神呀!你要救我呀!”想要在这时仍保持一分自信心,需要高度的修养。

  在我们的人生之中,从实效来看,来自外在的助力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并且,往往只会使受助者走向衰弱;而来自内在的自助,才能使自救者腾达。每个人的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古至今,那些具有独立人格的贤者,都是奉行“求人不如求己”原则的典范。就连隐居者梭罗也曾说过,要想有一面牢不可破的盾牌,就要站立在自我之中。

  

  有一次,苏东坡和好朋友佛印一起在郊外散步,无意间,他们走进了一间寺庙。苏东坡看到寺庙里供奉着观音菩萨,便和佛印两人上前参拜。

  这时,苏东坡突然问佛印:“观世音菩萨本来是我们礼拜的对象,为什么他的手上也拿着一串念珠?他好像也在合掌念佛,他拿着念珠在念谁呢?”

  佛印说:“这要问你自己。”

  苏东坡说:“我怎知观音手持念珠念谁?”

  佛印说:“求人不如求己。”

  

  一名虔诚的佛教徒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去求拜观音。走进寺庙里,意外发现观音像前已经有一个人在拜,那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你,是观音吗?”佛教徒问道。

  “是。”那人答道。

  “那你为何还拜自己?”教徒不解地问。

  “因为我也遇到了难事。”观音笑道,“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人一生下来,就先天拥有一个或优或劣的起步环境。客观地说,这是没办法的事。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即表针常走、山河常转。不论境况如何艰苦,地位如何低下,生存如何困难,都不能放弃,不可丧失生活的信念。

  正所谓“自助者,天助之”, “自助”就是不放弃努力,“天”就是机遇和成功的好运。只有自助,天才可助之;人不自助,天将弃之。

  

  狄仁杰曾深得武则天的信任,官居宰相。那个时候,武承嗣显赫一时,踌躇志满,希望能够接任武则天成为皇帝。他认为狄仁杰会成为他登上皇位的障碍,便勾结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七位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

  狄仁杰深知来俊臣手段残酷,若是自己不招认,必然会受到他的折磨。而且,熟悉律法的狄仁杰知道大唐律法中规定:“一问即承反者例得减死。”于是,狄仁杰下狱之后,立刻就招认自己“谋反”。

  来俊臣得到满意的口供后,将狄仁杰等收监,待日行刑,不复严备。狄仁杰知道能够救自己的人只有自己,于是他拆被头帛书冤,置棉衣中,请狱吏转告家人去其棉。狄仁杰的儿子接到父亲的冤状后,带着它去面见武则天。武则天召狄仁杰等“谋反”的大臣当面询问:“承反何也?”狄仁杰从容不迫地答曰:“向若不承反,已死于鞭笞也。”武则天又问:“何为做谢死表?”答曰:“臣无此表。”于是,武则天命人拿出谢表,终于弄明白那是伪造的。就这样,狄仁杰凭借自己的智慧死里逃生。

  

  一个人若是习惯性地依赖旁人,定会被旁人瞧不起,时间久了,就不会再有人愿意帮助他;相反,如果你事事都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就可以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具备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实力,如此,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自然有人愿意帮你一把,因为他们也希望在自己遇到困境的时候,你可以帮助他们。人与人的这种关系本来就是相互的,只有维持平衡,才能长久下去。

  求人不如求己,自立自强才是生存之道。没有能力的人就像是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的牵牛花,只能依附墙头或者树木生存,一旦支撑的力量被抽走,便难以存活。我们不能做那样的人,而应该像参天大树一样,挺立于人世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