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1
2023-10-22 本文已影响0人
板栗李子
【教学反思】1
今天授课还是超时了,这是我一惯的 “毛病”,所以总是拖堂,虽然我在课堂把它归结为学生的原因,可事实真得只是学生的原因吗,或许是我自己应该反思吧?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是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文章语言质朴并不太难懂,但事例琐碎,要想深入理解母亲的高尚品格,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本篇课文的学习是建立在大单元学习基础上的,上两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生字词,用列结构提纲的方式梳理了文章脉络,整体把握了文章内容。所以本节课伊始,我请“同学们罗列母亲所做之事,然后合理安排母亲一天的作息时间。”谁曾想,部分学生在这一步就被难住了,我看他们半天动不了笔,于是再做解说,学生才慢慢理解,可此时已过三分钟。后面为母亲安排“作息时间”原本预设5分钟,结果学生耗时10分钟才完成,再加上讨论了一下,又过了5分钟。这一环节原本设想最多10分钟,因为“事件”上节课已经罗列,只需要安排一下母亲的时间,从而具体形象体会母亲的“勤劳”,最后效果个人感觉还不错,但耗时太多了,课堂效率不高,原因估计有同学没做笔记,或当堂课没听清或忘光了,又或是我不该再引导学生“讨论”,结果太明显,讨论没什么意义,可改成让学生观察,然后说出“结论”,或许效果更好。
第二个环节,“找出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也许是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这个环节进展比较顺利,我先让他们在分析第13-14小节的基础上思考“我还应该感谢母亲什么”;再引导学生结合第15-17小节深刻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刻情感,从而深化文章的主题,呼应理解“预习提示”中对母亲的评价,深刻感受朱德母亲的伟大。
整个教学环节设计中规中矩,学生后半段参与度较高,但前半段耗时太多,如何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值得研究,提升。
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