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里学些古词古意(28)
①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雍》→帝王在举行盛大庆典时所演奏的國乐。彻,始终。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出自《诗经 周颂 臣工之什 雍》,大意是各路诸侯簇拥相随,天子威严端庄。
三家者以《雍》彻→<鲁国季氏三家>权臣,<竟然在家庭宴会上>以天子國乐《雍》作伴奏曲。
奚取于三家之堂→<这种宏大场面>为什么能在季氏三家的厅堂里出现呢?
②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春秋时鲁國一个懂得礼法的贤达人士。礼,礼仪,祭祀。奢,奢侈。俭,俭约。易,简单,勿忙。戚,哀思怀念。
大裁问→问得太好了!
与其…宁…→与其…不如…。
③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
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旅,前去祭拜。
泰山,东岳,岱山,岱宗;海拔1524m。春秋战國时,齐鲁的儒士们认为五岳以泰山为最高,帝王应去泰山祭祀。登泰山建坛祭天称封,而在山南梁父山祭地称禅Shan;这种祭祀活动仅限于帝王。否则,便认定有谋篡帝位的野心。<季氏就有此嫌疑>。
冉有,当时任季家总管。救,阻止。
呜呼→真可悲哟!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谁听说过泰山的神灵还不如林放?<季氏的行为,一定会遭神灵的惩罚>。
④曰:褅,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褅di→古代祭名。《礼记 大传》中有各种礼制,此指帝王祭祀天地或祖宗的大典。既灌→捧樽奉酒。往,离开。欲观,想看。
⑤或问褅之说。
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知其说…诸斯乎→<但是凡>懂这种学问的人,对天下大事<的掌握>,就像在这<手心>里一样!
⑥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如在→好像…存在。与,参加。
如不祭→就跟没有祭奠一样。
⑦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
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春秋时卫國大夫。媚→引申敬奉,祈求。奥,古时称房屋厅堂的西南角为奥<因祖先牌位,即家神就设在这里),借指帝王身边的权贵。灶→家中厨房的灶神,借指附属于权贵的仆从。[苏地之昆有奥灶,不知是否与此有瓜葛]。获罪,得罪。祷,祈求。
何谓也→这是什么意思<怎么讲>呢?
不然,并非如此<并不是这样>。
无所祷也→不管祈求什么<sen>,也毫无用处。
⑧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太庙:帝王的祖庙<祭祀场所>。孰谓→谁说。鄹Zou→古地名,曲阜东南。礼,礼道,礼义。
是礼也→这<遇不懂就探询明白的方法>其本身就是礼道嘛!
9,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告gU朔→西周的一种礼制。一是帝王在每年秋冬之交,将第二年的历书交给各路诸侯的朔;二是各路诸侯农历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仪式,通称告gu朔。[盛装文字纸和公文证件的夹子,几十年前曾见过一次,听长辈邻里呼其名。极其稀缺的古时物品]。饩Xi羊→活羊。礼,祭祀的礼仪。
欲去告朔之饩羊→在祭祀时,想牵走<祭祀用的>活羊。
10,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谄→巴结奉承。
11,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定公→鲁定公。如之何→怎么样呢?
1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
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三归→三处豪宅<相当于诸侯國君王的三宫>。官事→机构或官员<公务员>的编制。摄,整顿。塞门→诸侯國君王宫门内的矮墙,俗称屏风或影壁墙、壁照等。邦君,诸侯国君。反坫dian→周诸侯国举办国宴时,在厅堂两柱之间,筑有一座置放酒具的土台。
官事不摄→在官员编制上<人浮于事>而不整顿。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如果>说姓管的懂得礼仪,那<天下之人>还有谁不知礼仪呢?
[管氏虽创有大伟业,而管氏的处世为人之行为,似乎在孔眼里,不怎么看着顺范?]
3月22下午晴风驻而静美于苏州玉出昆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