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屡次诛杀功臣,这是好还是坏?
朱元璋晚年屡次诛杀功臣李善长等人,为了让皇太孙朱允炆有个安定的局面,究竟是好是坏呢?
朱元璋晚年,除了汤和,其余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不管文官还是武馆,几乎全军覆灭,皆成为了朱元璋的刀下魂,历史上这句“伴君如伴虎”,什么时候君王发飙,为何而发飙,实在是不得而知。
开国功臣李善长,蓝玉等人,在明朝建立初期,他们确实是为了开国付出了不少,错就错在君臣有别,打江山的时候大家可以称兄道弟,打下江山既然一个是王一个是臣,那就意味着有些权利是不能够被侵犯的,蓝玉作为一方将领,队伍只听从他一人的号召,对于帝王而言,这是对自己权威的挑衅,对他动手是迟早的事。
当然,除了李善长和蓝玉,期间不乏其他功臣,他们也是纷纷被赐死,对于朱元璋而言,不管文官还是武官,那些人员,要么就是打仗能力强,要么就是脑子好,不管是哪一种,都有可能威胁到他的皇太孙朱允炆的地位,对于这些有能力之臣,一一被杀,这也导致靖难之战朱棣夺权,朱允炆身边无将可差遣,最后朱允炆生死不明成为了历史遗留问题。
朱元璋的初心是好的,在世时就在为子孙后代着想,就像秦国的秦始皇嬴政,他辛苦完成的秦国大统一,幻想着千代万代继承下去,结果到了秦国二世秦国就灭亡。
我想不管是朱元璋还是秦始皇,他们就像我们现代的千万个父母,他们都想要让自己的后代能够越来越好,只是他们忘了,社会是处于动态的,形势是多变得,这社会不会一成不变地按照自己想好地去发展。
老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起想尽方法为他们铺好路,不如教会他们如何去解决谋发展来得更实际。
其实,比起朱元璋,我更喜欢其子朱棣,他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好皇帝。他在位期间明朝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此才有足够的兵力派郑和下西洋,此外,他为后代留下的“三杨”,让明朝的政治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
到了朱祁镇登基,他被叮嘱的话语则是一定要听从三杨的劝诫,如果三人有两人不同意的事情,一定不能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三杨的重要性。
朱元璋为了皇太孙选择杀死功臣,朱棣却是留下有能力之臣辅助其子,目的都是希望后代能够坐稳帝位,天下太平,只是手段有所不同,结果则是,皇太孙朱允炆帝位还未做牢固就着急削藩,后又没有办法稳固局面,最后导致下落不明,而朱棣之子朱高炽,其孙朱瞻基则让社会强盛发展,用仁义治国。
在这一个故事中,我想有时候学习本领比得到结果要为重要,学到的不会被收回,别人授予的有天收的可能,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