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梦骑士》分析
微电影《梦骑士》分析
今天分析微电影《梦骑士》,反复看了许多遍,仍是没有大彻大悟的感觉。其实想想也是怎么可能呢?自己学的是影视摄影专业,虽然几年没有好好研究,好好拍摄微电影了,但一直都在这个圈里。这部电影以前也有看过,只是今天拿出来仔细分析一下。如何能够要求自己在短时间内就有感悟,就能指导拍摄微电影了。
如微电影的主角们,还花费了6个月的时间,才能梦想实现的可能。
分析这部片子,真想如主角们一样。为一个梦想,拼尽全力,同时也享受梦想实现时的快意人生。
微电影以提出问题,给出每个人的现状为开篇,接到电话集合所有人参加一位老人的葬礼宴席,展现每位耄耋老人昏昏沉沉的晚年。癌症患者大声号召,“去骑摩托车”,接电话老头又是一声“啊”。画面由此转为积极向上,奋斗拼搏的主线上。五位老头的准备,出隧道口的坚决,六个月的艰苦准备,1139公里的长途跋涉,13天的日夜兼程。出发前的相互鼓励,路上的互相扶持。年轻与年老时光的混合剪辑,现实与昨日的欢快交叉,将全片推出了高潮,同时节奏突然缓下来,给观众留出时间,推出最终的答案“梦”。
三分钟的片子,音乐换了四首,也正好是四个章节。这四段音乐听来都很舒服到位。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单纯把画面怕得漂亮并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准则,要创作出影像丰富的层次关系需要技巧。画面属性与节奏杠杆。这两点在以后的实际拍摄中,要学会运用。
影片开始是的画面属性为情绪低落的画面;像“老头甩手把药仍在桌子上”,“夜晚两人击掌”“做仰卧起坐”的画面就是积极向上的画面。特别一些很小的肢体动作,:张嘴喊、鼓掌、奔跑等这样的画面就是节奏的杠杆画面。学会利用属性画面、杠杆画面,控制节奏,调整情绪,让观者随同主人公一起前进。
好久没有这样分析过电影,有点力不从心,也有点不得法的感觉。不过所有的事情,都要这样去做,慢慢发现其价值。纵使花费万元,去参加培训班,基础的自我分析、自我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有时培训班给我们的仅仅只是一种观念。具体的影片,还得我们自己思考、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