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攻城

2024-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北方竹子

读史书的时候,发现古代进攻城池,有难有易。

情况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守城官员弃城而逃,有的献城投降,有的准备不足,几天就被攻下了,有的则坚守数月或数年。

比如,赵襄子坚守晋阳三年反戈一击;张孝纯坚守太原苦战九个月,最终弹尽粮绝,城池陷落;吕文德坚守襄阳亦长达三年之久。

想起自己的小说,在攻城的时候就过于简单了,火炮、床弩、抛石机、鹅车、云梯车、洞子、铺桥车一齐上阵,都是半天就攻下了。

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守城方居高临下的石头、箭矢、猛火油柜、金汁是吃素的么?

于是,在头条里查阅了大量的古代攻城资料,却发现攻城之难,难于上青天!单单城外的护城河就是一个最大难点。

古代的城墙都是利用挖护城河的土夯实而成,城高墙厚,高、宽都达到了十几米,而护城河宽大多都是二十米到五六十米,水深三到十米不等。

宋朝发明了一种壕桥,就是用折叠木板直接从护城河上搭过去。我很怀疑,如果护城河超过了40米,也能用折叠木板搭桥么?

还有,那样的木板桥,能过沉重的鹅车和云梯车吗?

粘罕发明了一种进攻的方法,就是推土填壕,士兵们冒着石矢箭雨推着土石,在护城河上填出一条道路来!

然而,这需要大量的土,岂是三五天就能填平的?

想到这些,再次有了修改小说的打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