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读书作业(四)

2020-09-13  本文已影响0人  阿呆是我

当科学家扬言人类在不久的未来可以实现基因选择,直接从基因水平决定生命可以依据需要成为什么样子时,心理学家也不甘示弱,宣称把一打孩子放在人为设计的世界里成长,他也可以按照设想,让其成为任何某个领域的专家。

两方面都狂妄得很,对一个生命能成为什么样子的影响因素,前者绝对否定了后天教养,后者绝对否定了先天设置。

某些时候人真是很奇怪的动物,动不动就非此即彼两极分裂,仿佛不灭掉不同观点不足以立足自己观点,唯有水火不容才能证明真理握在自己手中,包括那些人类优秀头脑。

好在作为“学习者”,我们可以从每一个经过科学验证的理论、观点里,汲取其中有用、有效部分。如果说学术研究是一个不断分化,越来越高精专的过程,那实践应用却是一个综合判断、融合汇总的过程。

地球上生物千千万,所有能生存下来的,靠的是进化能力——不断改变自己适应环境。进化一靠本能、二靠学习,其中学习比本能更具进化优势。特别对人类来说,学习让我们更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情景和新环境。

那学习是如何通过影响行为来实现适应环境的呢?

简单的学习包括习惯化和曝光效应。习惯化帮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更重要刺激上,忽略不再需要关注的刺激(感觉适应能力的体现)。曝光效应让我们偏好熟悉的刺激,比如广告效应和日久生情。

而对复杂学习的研究解释,行为主义和认知学派分别强调行为与心理过程两个方面。

行为主义流派分经典条件作用——对学习与将两种刺激物联系起来的过程进行研究,和操作性条件作用——对学习把行为和奖惩后果联系起来的过程进行研究。

首先,以巴甫洛夫为代表的科学家们经过30多年时间,前后进行532实验,对经典条件反射进行了广泛探索,在条件反射基础上,陆续发现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和分化过程,并展开详细研究。

经典条件作用通过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的建立过程,解释了习得行为,也就是经典条件作用的最初学习过程。

利用经典条件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一些好行为的发生,比如学习时布置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把学习与愉快的感觉相联系,并只在学习时呈现这种感觉,就能很好地增加学习动力。

同时研究过程中对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和分化等现象的捕捉与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消除不良行为的工具,比如对习得性恐惧的消除。

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发现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的关联并不是随意、任意的,而具有高度选择性,生物生来就有将特定刺激和特定后果相联系的倾向,经典条件作用并不仅仅基于简单的后天学习,而也有其生物学基础,是天性和教养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条件作用不仅和刺激反应之间的习得有关,还和生物体对环境中特定刺激敏感等遗传倾向有关。

这一特点已经被应用于对化疗性厌食的干预中,即让病人在化疗前吃一些口味奇特的食物,让他们只对这一类食物厌恶,从而起到保护正常食欲的作用。

斯金纳和桑代克则分别通过斯金纳箱和桑代克迷箱实验,对操作性条件作用进行了研究,针对对行为后果的不同影响,提出强化与惩罚概念。

简单来说,强化目的是增加行为,正强化通过奖励措施增加,负强化通过消除不良刺激增加。惩罚目的是减少行为,正惩罚通过惩戒措施减少,负惩罚通过消除好的刺激减少。正强化和正惩罚都是实施或增加一个刺激,负强化和负惩罚都是撤销或消除一个刺激。

还有一个我们平常惯用而不知的强化——以喜欢的活动作为强化物,用参与喜欢的活动(追肥皂剧)的机会来强化不太喜欢的行为(做家务),被称之为普雷马克原理。

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区别是,经典条件作用下的行为大部分是对过去刺激的反应,即刺激(听喜欢的音乐)—反应(更勤于运动)模式。操作性条件作用下的行为则是对某个刺激的结果的反应,即反应(奖金)—刺激(良好业绩)—反应(更加努力工作)模式。

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在对学习行为的影响中是互补关系,最初通过经典条件作用学会的反应常常要靠操作性条件作用来维持。感觉在准妈妈育儿学必备常识中,对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熟悉了解跟掌握很必需。

有些心理学家发现有种学习过程无法用条件作用解释,属于突然的“灵光闪现”,他们相信这种学习可以用认知学习来解释。

相关研究结果包括柯勒通过对黑猩猩拿香蕉的观察,得出的顿悟学习理论:动物不只是不经大脑地使用条件作用,而会通过重新组织对问题的知觉,以新的形式或关系来知觉熟悉的物体而突然明白该如何解决问题。

托尔曼对老鼠走出迷宫的观察,得出的认知地图理论:生物体通过探索来学习周围环境空间布局,是一种不需要强化就具备的,因为寻觅食物而有的高度适应性的绘制认知地图的能力。

最终班杜拉通过波波玩偶实验得出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与模仿会影响我们在新情景中的行为,即学习不仅来自直接体验,也来自对他人或者榜样的行为的观察——我们只是看到别人受奖励或惩罚的结果就会对我们的行为倾向产生影响。

最后,脑神经科学发现,学习不仅仅是行为与心理过程,更有神经元层面的物理改变。比如学习最初,相关神经元会快速放电,随着过程发展,相关神经元突触会得到加强,不同大脑皮层区域之间的联系会增强。

并且大脑可能存在着两个独立的学习回路:一个用于应对简单的刺激—反应学习,一个用于应对复杂任务,这从生物学基础为行为主义与认知学派分别提供证明: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研究的分别是两种具有本质性不同的大脑学习方式而已。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用心实践学到的这些关于我们行为如何发生与改变的理论知识,既可以让自己的行为更好更具适应性,也可以有效地去影响、改变别人的行为。当然,这个过程真的需要足够的耐心与毅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