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硬笔练字前行者林工教你练字系列

【原创37】再谈练字临古帖取古法(个人观点)

2016-08-23  本文已影响738人  前行者林工

现代社会,百分之九十甚至更高的比例是江湖体,这个事实是不可否认的也无法回避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江湖体呢?究其原因,是没有系统的学习所致。那么,练字究竟一开始起步就取古法临古帖呢?笔者个人意见是不一定。下面就待笔者一一道来。要注意的一个前提是:我们不是在讨论如何写好硬笔书法,而是讨论如何练习写好字!

因为太多朋友把写字等同于书法了。包括很多的书法界在学习过程中的人,这其实是个谬误意识。需要纠正。首先,以古法和古帖来练习写字,笔者认为并不妥当,笔者的最大反对观点就是:古帖太多繁体字!而且全是毛笔!!有这两条就足够说明它不适合了。再观察当下现代硬笔书坛,什么庞中华席殊司马彦李放鸣吴玉生丁永康。。。有人会说他们都是习古帖得来的一手好字。诚然,这是一个学习方式途径,但是不是适合所有的人呢?非也!!说这句话的人其实他们的意识是出现了一种盲区,

完全忽略了一个最最基本的条件:悟性!

他们把所有的人的悟性基本上都先默认是一样的,然后再去下这个结论,这完全就是违背了教育科学规律的。笔者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经历,当年我练字四年多,才从一种软笔范本中自行去转化成硬笔然后练成。参考了多家现代写字风格,有取舍有辨别才得来今天的成果。当初也没少走一笔一划开始拆解重构的弯路。

最典型的就是一开始练庞中华的庞体。结果两个月就放弃了。无法真正练好一手实用的行书。那有些朋友对我的说法感觉很不相信,说你方法不对。没掌握练字的方法。笔者的父亲就是写得一手好字。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家庭教育条件影响的。但其实练字不是说他能成功你就能成功,我其实也没有在我父亲的影响下学他写的字。虽然他的字是从古法古帖中去练出来的,但我始终觉得,适合自己的,能体现自己的风格的才是真正最好的!!而不是你非得写一手高仿颜柳欧赵四大家的行书,你才算是好字。

你写的字拿出去永远都有人说不好。那个时候怎么办呢?又听信他人谗言拆解重练?错!!!!因为别人是不会为你负责的,你自己一定要非常清楚你练字的目的是什么!因为你不练书法!!你不需要达到书法级别!!你只是写实用硬笔!!!工作学习生活够用,就达成你的目标了!

那有人又强拉硬拽:写字也要遵从古法路子正统路线呀!学什么都要科班要正统呀!!笔者深不以为然,纵使唐宋元晋出了非常多的传统书法大家,但在实用硬笔方法,他们的笔法和范本,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现实借鉴意义的。作为短期的过渡研习增长一些见识是可以,但最终我们还要大量学习现代硬笔名家的帖子的。并不是每个不同资质的学习者都能从中受益的。肯定要根据各人不同的悟性去制订不同的目标。

一个是软笔,一个是硬笔,就单这个方面来说,区别已经很大了。一个是繁体字体系,一个是简体字体系。这又是一道天然的鸿沟。有人不承认这个事实,客观上确实如此!就象古代家具工艺和现代家具工艺的巨大区别一样。诚然,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软笔字帖去揣摩笔法笔意。笔者也是这样过来的。但如果学的过程中经常碰到繁体字,还得从毛笔字起步开始练起,练好了毛笔再练硬笔,练好了楷书再练行书,至少五年过去了!!!

要知道现代社会都是一个效率为主的简化型速成社会。田英章等人为什么能成功?他之前是花了很多年的功夫去转化这种软硬笔的。而且到现在还是有一些书法家是把软笔跟硬笔等同起来的。认为区别很小不足以重视。笔者对此深表遗憾。这是治学的不严谨。有谁会拿着坦克的驾驶方法去学小车?这不是明摆的道理吗?在笔者看来,这就是舍近求远了。上面所举的那么多现代名家的名字,他们作为成名书法家在他们的成果上,反映出他们作为学习者有相当的悟性。

反观某些人的观点:近乎人人都能当书法家,人人都可以有那么悟性,这就是完全视悟性于不顾的极错误引导。我的意思:就象你我普通人,没有那个悟性,就非得要去临古帖习古法,结果学了个高仿,你无法参透个中意境,你一样还是要用你那练不成的书法体工作学习生活,你并没有成为一个书法家,反过来还被人取笑。说你是江湖体不正统,那个时候你才会理解什么叫文人相轻!!

所以笔者认为:写字就是写字,放着现代有成果的实用硬笔书家的字不练,在某些本身没有眼光忽视悟性的人的错误引导之下,从毛笔字开始一笔一划去揣摩去重新解构自己的字。搞了一两年发现自己居然不会写字了!这个时候再去找他们指导,只有扔给你一句话:你练得不够!!!原因他们是不会跟你多说的。因为他们也只是高仿者,而不是真正能理解笔意的人。而那些理论一套一套的,其实他们的字的标准就是古字,他们觉得我这个就是传承!就是正统!

但其实他们写的字放在现代社会显然已经落后了,很多的笔法其实不适合现代简体字的,现代社会要写的字是要简体、要实用、简洁利落有笔法。辨识度高,学习记笔记时能写得快!考试能写得清楚好看!老师不会去问你学的哪个名家用的什么布局章法。所以书法只是一种兴趣爱好,大量的写好常用字才是真正实用的技能。我们大部分人其实只是需要练好一手实用硬笔罢了!

所以笔者认为现在的书法圈,真的有一种食古不化冥顽不灵的气息在长期滋长。盲目膜拜古法古帖,视悟性于不顾,拼命往上面沾光。笔者所以为的传承,其实并不是高仿,不是你会讲二王四大家看了多部名帖习得一手高仿,你就是传承书法了。这样的意识太过浅薄了!在传统书法领域一般没有十年以上无法出师,如果以这样的意识效率去练现代实用硬笔,是不是极其贻误人?笔者以为,只有在临习的基础之上不断开拓创新,达到一种古为今用的进步。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才是真正完整的成功传承!!!

可惜当下太多在网络上习古法临古帖的人,只认一半理儿,只认科班认正统,甚至只认高仿,他们缺乏另一半的开拓创新意识,只守旧不创新就是好的。一切改革创新都是不好的。都是不正统的瞎搞!!!在这种意识潮之下,传承只能沦为一种笑谈而已!!!

以上是笔者的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