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虚荣有何妨
一个穷人倾其所有要买富人区的房子,为了让孩子跟富人孩子做朋友培养人脉,怎么看?
听上去,好像是这个穷人太渴慕虚荣、不切现实。
让我我想起有个电视剧叫《春妞》,其中吕丽萍饰演的母亲,是五十年代人。她生了七个孩子都是女娃,很遗憾没有生出男孩,除此不如意以外,她过得很开朗,任何艰难困苦没压制她的笑容,关键的,是在整体的穷困时代,她活出了一种少见的滋润,这令左邻右舍对她充满了--羡慕嫉妒恨。有人贬她“你这人就爱慕虚荣”,她说“咋啦,我这辈子能活到现在,全靠我的虚荣支撑着”。
人类早期为了生存,掠夺、杀戮...是人性所需。文明发展至今,虚荣、权力、爱、存在感,价值感的追求.....这些都是人性所需。
既然是人性所需,你可以虚荣吗?其实每个人是有他自己的答案。
分析“一个穷人倾其所有要买富人区的房子,为了让孩子跟富人孩子做朋友.....”,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但结果未必好。事实上,这种掠夺能力似的教育是不可能有好结果。因为孩子的未来,是取决他的心智如何,这必然又取决于父母的养育里,是否重视了孩子的自我存在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而父母的大包揽,无形中扼杀的是孩子的天赋才能。
但,掠夺能力式的养育,专属中国文化下的牺牲型父母,他们的活着都是为儿女,没有自己。他们倾其所有的做法,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到成年,甚至到中年,自始至终都是他们“牺牲型父母”自己的一厢情愿。
其原因,有他们意识的:我们的过去很辛苦,不能让我的下一辈辛苦;我们过去很穷被人瞧不起,绝不能再让后人步我们的覆辙。有他们无意识的:内心深处的恐惧。
从表面看,他们的做法是一种追求虚荣,不想输给别人的逞强好胜。但本质上,是这类人的潜意识存在多种恐惧,首要是对贫穷的恐惧,曾经贫穷所致生活和精神上的痛苦,像可怕的魔鬼,已成为内心深处的阴影;再有因穷衍生出的恐惧--被贬、被踩、被吞没;再深层次的,是死亡恐惧。
我们知道,愤怒,可以是人进攻、或进取的一种力量;恐惧,则完全可以是人不要命的勇气。一个人能够不切实际的倾其所有,可想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可笑的是这勇气是莽撞。我只能说,一个人不要命的勇气,是跟他/她内心的恐惧是等量的。
人性所有需求,没有好坏,也没有对错,人人都有追求虚荣的权力。但也有,需求与条件匹配与否、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冲突与否,是我们应作以拷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