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时候被管教过严的孩子长大后难有大成?(上)
记得我初为人母的时候,有位好朋友曾经大发感慨:她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小时候对孩子管教过严。孩子长大后,中规中矩,做事没激情,遇到挫折就颓丧很久。
当时,我对此很无感,心底里对这个说法充满怀疑。孩子不管教才危险,管严点顶多受点小委屈,总比纵着孩子造反强。后来,自己的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我对于管教孩子这件事终于有了很多实践经验。
我发现,管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设立明确的规则。和孩子一起定好规则,只要孩子不越线,就可以了。如果希望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鼓励永远是比打压更好的策略。所谓家长管教过严,其实就是家长利用大人的权威,要求孩子全方位、无原则地服从自己的意志。家长达不到目的,就采取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与孩子斗争。
在这样高压管教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小时候可能很优秀,但大多缺乏长久的成长动力,缺乏争取人生主动权的内心能量,缺乏与逆境抗争的勇气。
虽然在生活实践中,我和朋友都观察到了这样的现象,但是小时候“管教过严”和长大后“难成大事”,这两者之间究竟有没有必然联系呢?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积极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习得性无助实验。
这个实验是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塞利格曼的成名之作。他把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前两组动物会受到电击。第一组是主动组,动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逃避电击。它们只需要用鼻子去推墙上的一块板,就可以使电击停止。第二组是无助组,动物所遭受的电击强度和第一组完全一样,但是这一组可怜的动物被设定为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逃避电击。第三组动物是控制组,不会受到电击。
一段时间后,主动组的动物都学会了通过推板子来逃避电击;无助组的动物变得消极,原地不动地忍受电击。然后心理学家们进入了精彩的第二阶段实验——观测不同组的动物对新环境的反应。
动物们被带到一个穿梭箱里,箱子由两部分组成,中间有个矮闸,所有动物都可以很轻松地从矮闸上跳过去。动物被带进的一侧箱子,会有电击。而矮闸另一侧的箱子里,没有电击。你猜猜,前面的三组动物在穿梭箱里会有什么不同反应?
在实验中,主动组的动物,也就是可以用自己的行为控制电击的那组动物,在进入穿梭箱几秒钟后,就发现可以跳过矮闸来逃避电击,全都顺利跳过了矮闸。第三组动物,那些未曾接受过电击的动物,也在几秒钟内就学会了跳过矮闸。只有无助组的动物,那些认为无论怎么做都无法逃避电击的动物,在进入穿梭箱后,停留在有电击的这一半,默默忍受电击,都没有去尝试跳过矮闸。
这个著名的实验,后来被命名为“习得性无助”实验。它推翻了曾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开启了积极心理学的新时代。这个实验揭露了一个真相:如果动物通过反复尝试,认为自己的努力是无效的,就会放弃努力。即使在新的环境中,努力可以轻易见效,动物仍然很难改变自己的态度。
后来,这个实验又经过近10年的发展完善,以各种动物和各种形式反复验证。有的心理学家,以恼人的噪音代替电击,在人类志愿者身上也做了类似的实验。实验结果,惊人的一致——经历过“无助”的人或动物,都对新环境产生了消极的反应。
那么,这个实验能给我们养育孩子,带来什么启发呢?请关注下篇文章,明天,我们继续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