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远山专题推文存文库

2025-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牧心5

她进来了,就那么静静地站在柜台外。同时站在柜台外的,还有几位挑选货物的顾客。多年的看店生涯,早让我的目光练就了本事,在这方寸之间,我能同时兼顾并揣摩每个人的来意。

她站在人群后面,并没有要买东西的意思,只是似笑非笑地偶尔瞄我一眼,随即又扭头看向别处。这些细微的动作,都被我眼角的余光捕捉到了。我确信她不是来购物的,因为她的目光从未在货架上停留。但她一定是认识我的,那神情如此从容自在,就像姐姐来妹妹家串门,见我正忙着,便自觉地在一旁等候。

她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偏生我的眼睛又近视,连她的睫毛也看不清。或许是哪位旧相识吧,看年纪与我相仿。我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头发——今早匆忙,发丝有些凌乱。我装作自然地取下发卡又重新别上,实则那梳齿已悄悄理顺了乱发。又摸了摸脸,今晨竟又忘记洗脸了,松弛的面皮绷得发紧。这时她正背对着我,目光在货架上游移,脚下却纹丝不动。这让我更加确定,她是专程来找我的。

一边给顾客结账,一边暗自打量她。那身黑白格子的上衣质地精良,款式虽简单却显品味。我也曾有过这样一件,只是不知收在哪个箱底了。待顾客散去,柜台内外只剩下我们二人相对而立。她眼中含着似曾相识的笑意,可我就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我是永平。"她忽然开口。

"永平"——这个名字像一粒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我的心里激起许多涟漪。她是我初中时最要好的同学之一,后来嫁给了我高中时的男同学。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往事便如潮水般涌来。

记得那年冬天格外寒冷,我穿着皮棉鞋在店门口不住跺脚。她第一次专程来看我,那时她已在棉纺厂上班,是当中医的父亲托人安排的差事。临走时,她说要给我做双布棉鞋,我以为是客套话。要知道做一双鞋要费多少工夫:纳鞋底、绗鞋帮,一针一线都得耗费时日。可几天后她真的来了,递给我一双崭新的棉鞋,鞋底厚实,鞋帮柔软。那个冬天,我的双脚再没有感到过寒冷。

后来她常来店里坐坐,于是除了同窗之谊,更添了几分姐妹之情。再后来,各自家中变故频频:各自的父母相继离世,子女成家立业,我们便渐渐断了联系。只是每到寒冬,想起那双棉鞋,会想起她,总会在心底轻声问一句:这些年,你过得可好?

此刻她就站在我面前。望着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庞,想到这倏忽而逝的十数载光阴,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走出柜台,我们相拥在一起。岁月如流水,能冲淡许多记忆,却永远冲不散那份真挚的情谊。

有些情谊就像那双布鞋,经得起时间的打磨;有些温暖,历经岁月洗礼,会愈发珍贵。

不知为什么,一段时间,店里并没有来顾客,这给了我们从容而坐的机会。我们说起这些年的际遇,时而唏嘘,时而欢笑。临别时,我们加了微信,彼此叮嘱要常联系。她还说,这几年眼睛花了,要不,她还会给我做一双鞋子。我拉着她的手,只是说着一句话:我相信。

人生如逆旅,能遇到几个真心相待的人?在这个日渐冷漠的世上,还有人记得为你一针一线缝制温暖,这份情谊,值得用一生去珍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