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勉儿(十)
至善吾儿如晤:
今天和吾儿交流一下关于时间的话题。主要列举一些名人伟人,以他们对待时间的态度、言论,给吾儿以启迪和警示。
近来我常感岁月倏忽,人生短暂,老大无成。
晋人王羲之在《兰亭序》里感叹:“死生亦大矣。”我想,“死生”之所以为大,有三点原因,一是因为“死”是人生的终点,“生”是人生的起点;二是因为人的一生极其短暂;三是因为人生只有一次,人生没有返程票。
生不能选择,死无法把握;能由我们自己掌控把握的,只有生死之间这短暂而又不能重来的一生。
因为生命不能重来,我们只有把握好当下,珍惜当下,抓住眼前的寸寸光阴,不使时光蹉跎,不使人生虚度,方无愧于此生。
通常若要珍惜一样东西,务须先能真正深刻地认识到它的宝贵,它的易逝,方能珍惜之。
时间就有着这样的两大特点:异常宝贵而又特别易逝——稍纵即逝。
为了帮助你深刻认识时间之宝贵,人生之短暂,青春之易逝,盛年不重来,下面我就不厌其烦地列举这方面的典型典范,或逸事,或言论,或著述,希望你能够耐心体会,不负为父一片苦心。
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形容时间之宝贵,丝毫不算夸张。
古人关于对待时间态度的忠告,要数《千字文》里所言“尺璧非宝,寸阴是竞”,最为精辟和警策。
至于时间之易逝的箴言,最振聋发聩的,我认为首先数大思想家庄周所言:“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光阴如神马从缝隙间驰过,刹那即逝,比秒阴还要短,极言人生之短暂。
邓拓在工作其次是伟大的浪漫诗人李太白的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清晨还满头的乌发,日暮已是白发如雪。仿佛几十年的人生就像一天一样的短暂;浪漫的诗句,道出了诗人对光阴流逝迅疾的喟叹。
第三数南宋理学家朱熹诗云:“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池塘边的萋萋春草梦尚没有觉醒,台阶前的梧桐树已秋声瑟瑟了,读着这样的诗句真能让人惊出一身冷汗来。
古今中外贤哲无不是惜时如金,不肯随意虚掷韶光。
二十四岁的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名篇《匆匆》里写道,时间的流逝“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年轻的朱自清为光阴飞逝惊悚得生发冷汗,痛惜得潸潸泪落。
苏联作家高尔基对时间的流逝更是做了异常精细的思考和描绘,他在著名散文《时钟》里这样写道:
“滴—哒,滴—哒!
在万籁俱寂的夜里,独自一人倾听钟摆冷漠无情、连续不断的滴哒声,是会觉得阴森可怕的。这种声音单调一律,像数学一样精确,永远重复着一句话:生活在不知疲倦地前进。黑暗和睡梦笼罩着大地,万物默默无声,——只有时钟冷冷地、大声地向人们报告分秒的逝去……钟摆在滴哒作响,每一响都标志着生命缩短一秒钟,标志着大自然赋予我们每人生命中的一瞬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分分秒秒是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谁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还有许多别的、更重要的问题没有答案,而我们的幸福却又取决于这些问题的解答。怎样生活才能觉得自己是生活所需要的人?怎样生活才能不失掉信念和愿望?怎样生活才能使度过的每一秒钟都能激励我们的精神和智慧?永无休止地运动着的时钟也许有一天会回答这一切?——它会说些什么呢?”
像朱自清、高尔基这样对时间的流逝,能有如此深刻的感受,想必他们生活中也一定是视时间如生命般珍贵而去珍惜的,他们也因此各自在中外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之作。
论语里记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叹息时光流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由此可知夫子珍惜时间之情切。有一次他看见弟子“宰予昼寝”,大发脾气,骂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足见时间在孔夫子的意识里是多么宝贵。
邓拓在随笔《生命的三分之一》里写道:“一个月本来只有三十天,古人把每个夜晚的时间算做半日,就多了十五天。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夜晚的时间实际上不就等于生命的三分之一吗?”以此奉劝人们珍惜夜晚的时间,夜晚的时间占生命的三分之一,利用好了,就等于生命延长了三分之一。
他这是从古人那里得到启发的。他说《汉书食货志》记载:“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妇女昼夜干活,工时可记四十五天。
邓拓本人的名作《燕山夜话》,就是他在北京市委书记任上,白天日理万机,夜晚赶时间写下的,不愧珍惜时间的楷模。
古人提倡珍惜空闲时间,趁三上——马上、厕上、枕上,三余——夜(为日之余)、雨(为时之余)、冬(为岁之余),读书学习。
《背影》写意毛泽东主席是这方面的典范,他战争时期的诗词就是在马背上哼成的。他还利用上厕所的时间熟读了《昭明文选》。大家也熟知,毛主席的床比较特殊,有一半放的都是书,他不知在“枕上”读了多少册书!
毛泽东一生嗜书如命,真正做到了惜时如金,晚年眼睛昏花,小字本的书看不了,就利用稿费印大字本的书,大字本的书也看不了了,就让工作人员给他读书,他听书。一生读书约记九万多册,令人叹为观止。
实际上很多名人伟人都是珍惜时间的典范。
马克思在照顾病重的妻子燕妮时,就在妻子病床前演算微积分,以调节思考政治、经济、哲学问题时疲劳的大脑。
鲁迅曾经说过:“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学习和工作上罢了。”
陈望道有一则吃墨水的趣闻,发生在他翻译《共产党宣言》期间。
当时陈望道母亲看他在家里看书稿翻译很辛苦,就拿点粽子,拿点红糖,给他吃。陈望道不想浪费时间,就一边翻译,一边拿粽子蘸着红糖吃。结果他把粽子蘸到了砚台里。当陈望道母亲再进来时,吃惊地问他:“望道,你嘴巴怎么是黑的?”陈望道这时才恍然明白。
清华园荷塘边朱自清塑像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白天生产劳动非常繁重,夜晚常常坚持读书到深夜,因为点着煤油灯,两个鼻孔经常被熏得黑黑的。
就是白天劳动的间隙,他也舍不得浪费。他曾经利用到地头的短暂停歇,翻看带去的字典,默背字词的义项;每到地头就翻一下字典,然后在继续劳动中默默记忆,刻苦学习的精神难能可贵。
他刚到梁家河的时候才十五岁,七年的知青岁月,他刻苦自励,利用劳动之暇,读了大量书籍,为其事业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为其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望吾儿深切体会,以之为学习楷模,以不负青春韶光。
最后让我以八十年代广为传唱的一首歌曲结束本次谈话。
《金梭和银梭》
金梭和银梭
太阳太阳像一把金梭
月亮月亮像一把银梭
交给你也交给我
看谁织出最美的生活
啦…啦…啦…啦
金梭和银梭日夜在穿梭
时光如流水督促你和我
年轻人别消磨
珍惜今天好日月好日月
来…来…来…来
太阳太阳像一把金梭
月亮月亮像一把银梭
交给你也交给我
看谁织出最美的生活
啦…啦…啦…啦
金梭和银梭匆匆眼前过
光阴快似箭提醒你和我
年轻人快发奋
黄金时代莫错过莫错过
来…来…来…来
太阳太阳像一把金梭
月亮月亮像一把银梭
你来织我也来做
织出青春最美的花朵 花朵
来…来…来
别不多谈,就此搁笔。
祝你织出最美的生活!
父字
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