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7

2019-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忽_5386

最近做作业,选了个侘寂作为主题。实在风波不小,不是做不出,实在是好好的兴致被磨灭了。

侘寂这个词本身很美。它来源于日本的茶道,而日本的文化,从笼统上来讲,又来源于中国。早先侘和寂是分开的,后来到江户时代,因为有俳句的盛行,“侘”和“寂”才放到一起,来表示茶道的美学内涵。

“侘”来源于中国的禅宗思想,而日本的茶道文化将其理论化。佛教禅宗的文化思想的本质内容是:自然、内在、超越。日本的茶道创始人村田珠光认为“茶,非游非艺。一味清净,法喜禅悦之境地。”他把中国禅宗的“生活禅”融入当中,上升为茶道。“侘”就是承载和定义这种“道”的形式,和设计理念。

这就让我想起了唐代的赵州禅师的一桩公案。说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是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

“你以前来过吗?”

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

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

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

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

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对于“吃茶去”这三个字,历代先贤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茶禅一味,生活中有茶,茶中亦有禅,故而禅的智慧便隐匿与我们的生活之中。

而日本的茶道概念,既从烧开了水到将茶碗端至你的面前的这一操作过程,就是茶道。很难说明,相当于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却和赵州禅师的“吃茶去”有异曲同工之妙。

“寂”在日文当中,是指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老化的样子。后来又引申为“孤独”、“清寂”。从形象上来比喻的话,就是指金属生锈后,斑驳的样子。

从结合上面的来说,“侘寂”的意思就是:一,是少,是简约(这来源于侘——禅宗思想)。二,是瑕疵和残缺(这来源于寂)。因此,它和密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少(‘ less is more.’)”又有相似之处,但又比他更高一层。“侘寂”作为一个产品,是承载“道”的载体。而它又需要通过它所拥有的“慈悲”(禅宗),来美化自然和精神。达到自然与产品的和谐共生,自利利他的目的。

“侘寂”很多时候可以体现出空灵。这种空灵其实就是意境。就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你想想,偌大的江河,茫茫白雪,一位老翁乘着船,独自垂钓,雨雪挂在他的蓑衣上。这不是既寂寞又很美吗?又像“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不为什么,就是一阵春风来了,把湖面上的水给吹皱了,“我”觉得很美。以无意为之而有意感之,不正像是星爷的“无厘头”喜剧吗?偏偏没有缘由,但总引得我们发笑。不是很妙吗?

一如八大山人的画,就画一只小鸟在纸的中间,没有题诗,只有一个花押。什么也不说,但什么都说了。正如他的诗所言:“墨点无多泪点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