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传说
仿佛从一个不经意,入了冬天以后,我们就会被一个若有若无的东西包裹着,时不时撩拨着那些个细腻的神经,发出对于大事小情的感慨。在这个季节里,堆积如山。冬天,是一个适合围着火炉侃大山的季节,冒着热气,娓娓道来。
这几天又有一个话题,关于限行。这是一个几乎人人都绕不开的话题,除非你不出门。但是你不出门,还有身边人要出门,还是要碰触这个话题。
几天前,各大小、官方与非官方媒体发布了一条消息:我们所在的城市又要增加限行力度了,单双限行。这让对车辆已逐步形成依赖的人们,一时间不知所措,同时在脑海里搜索着去年的这个时候,那一次单双限行的那段日子是怎么过的,恨不得一下子复制粘贴,赶快过完这一个多月。
之所以这么慌乱,是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都是按照每天有车开的基本配备来作计划的,这个计划是提前几个月甚至是几年都做好了的。这个天上飘来的不可抗因素,搅得开不开车成了每天日常的头等大事。出门翻黄历不再是一句笑谈。
然后,接到了通信公司发来的信息,移动和联通都发了,叫“守卫蓝天计划”,里面的内容就是关于限行,对限行的目的作了一个补充说明。虽然滞后,但是总算是说了,这是我们为守卫蓝天所要付出的代价。
限行所带来的生活矛盾,被大家群策群力地解决着,表面上看起来日子还是一样过。这是成年人世界里的寻常,起着小波澜,但是并不影响每天日历上变换着数字,今天是昨天的明天,昨天是明天的过往。
限行一周,空气污染指数连续爆表,这跟去年的那次限行好象不太一样。有一个问题若隐若现:蓝天白云真的是被汽车尾气遮挡了吗?
或许很多人内心里的答案不可置否。
孩子的眼睛纯净而直接,有一天,他抛给我一些问题:为什么要用限行这种方式来治理环境?这是唯一的方法吗?雾霾就是因为车辆引起的吗?为什么不早一些作计划,而要用这种极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呢?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限行了为什么雾霾还是这么严重呢?
我回答不了其中的任何一个。
然后孩子就说了一句话:我很羡慕你小时候。我说为什么,他说,“听你说小时候光脚趟河的经历,鱼儿在腿边游来游去,晚上看着星空听你姥姥天上的故事……”
那些镜头,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故事,或者叫传说。
传说里,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无垠的星空,清流见底的河……
想起来一句话:“一个国家为其年轻人所提供的教育,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个国家未来的样子。”
——古斯塔夫·勒庞。
于是,愈加感觉到身上的责任,所以决定不再逃避,来直面这个问题。两天后,先是迂回了一下,顾左右而言他地讲了一个事情,关于英国几所大学不接受中国学生决定。其延伸出来的最为现实的问题,试着跟孩子聊一聊。
认真地探讨了四个方面:
一、关于诚信(源于几天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背后原因的探讨,中国当下整个社会诚信系统的缺失以及个人能够做的事情)
二、法不责众(当权者制定规则的合理性与民众投机基因的博弈)
三、官逼民反(不合理性的量变到质变)
四、起义(从历史事件着手,分析其必要及充分条件)
我们的现在,就在书写孩子眼中的历史,这是一件严肃而认真的事。
回过头来,关于环境污染这个问题,真的不再是口头上谈起来高大上的一个话题,而是真真切切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它。
大概是二十年前的一天,从北京回郑州,当火车缓缓驶出北京城,火车上的广播说到了“白色污染”这个话题,恰好出城后看到城郊铁路两边散乱的树枝和在其上随风飘扬的塑料袋。这个镜头和画外音始终深深地定格在脑海里。
当时的自己真的不能够深刻地去理解这个给人带来无限方便的东西,怎么就能够成为环境污染的罪魁首。所以,关于那个时刻的印记,也仅仅成为一个印记,生活照常继续,没有觉得自己可以为未来做些什么。
几年前,接触到一个群体,是一个发心为环境做些事情的人。当时觉得他们真的挺了不起的,愿意身体力行,为我们的地球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于是,也跟风学了一段时间。比如,拒绝塑料制品,出门自带餐具和水杯,不用一次性用品,生活追求简约,做好断舍离。少买衣服,不吃肉,少在外面吃饭,甚至苛求“我可不可以少吃一点”?
当我听她说她家两个月家里面只产生了100克不得不扔掉的垃圾,几乎是膜拜的,这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
当我每次带着自己的餐具,出现在一些聚会的场所,总是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说实话,在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使用公共场所所提供的便利时,那一刻是有些尴尬的。之后,我无法坚持,虽然买了非常漂亮的携带方便餐具的包装盒,但是慢慢地没有了从包里拿出来的勇气,直到后来,再也不带了。又回到原来的模式中去,作了“唯恐与人不同”的选择。
三年前,突然跳出了一个词:雾霾。当这个词突然出现的时候,甚至有一些朋友还不知道怎么念,是媒体教会了我们其正确发音。因为那一年,雾霾频频爆表,孩子动不动就被通知停课,早上一出门瞎子一样,面对面相遇,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
这是怎样的一种华丽丽的错过?
太阳,在那个时间段,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风景。与其接触的,只剩下微微的光,以至于快忘了它的形状。而蓝天,已在不知不觉间,真真切切成了一个传说。
那一年,一位台湾的老师来郑州。他说,郑州的同学们好勇敢,看污染指数今天四百多,你们居然都来了。
他说成都的一位弟子,本来邀请他到成都去开课,前几天突然告诉他说课不开啊,因为雾霾太重了,有一百多,他带着一家去香港先躲一躲。然后他在郑州见到这么多人,于是感叹:那个成都人到底有没有见过世面?一百多都跑了,这四百多的还淡定地生活着呢。
我们从惊恐到漠然,这期间经历多少无奈和心酸?从口罩脱销到裸奔,到底谁把我们炼就得如此勇敢?
生存与生活当前,没有选择,唯有勇敢。就象是战火纷飞时,我们可以依然奔跑在风里,不是因为不怕,而是因为无处可躲。这场面,有些悲壮。
我们可以三天不吃饭,但是不能一刻不呼吸。
那一颗颗被称为PM的东西,一点点被我们主动自发地吸入到身体里。
记得那一年,一位朋友说:我们知道环境逐步变差的很多原因,现状已经摆在那儿了,却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去做些什么。我们连最简单的垃圾分类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教育兴国?
那一刻,呈现在她的眼睛里,除了落寞,还有无力感。
大家都鼓励她,慢慢来吧。于是,我们可不可以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比如从不用或者少用塑料制品做起。
在我们知道了一个小小的塑料袋,降解就需要300到500年的时候,却还是没有忍住它带给我们的低成本和便利。比如说们外出的时候,吃着便利包装的食物喝着瓶装水,能够做到把不可降解物带回市里没有随地乱弃已属不易。进一步的事情,怎么做?我们愿意做吗?
前两周,突然决定外出,来不及准备食物。在当地的超市里买了一大堆食物,无论大小都是塑料包装,看着一件件被剥下来的外衣,那一刻内心是沉重的。就觉得,对于环境的抱怨之外,是否可以想一个问题:我可以做什么?我愿意做什么?
我什么都不做,它会变好吗?它变好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吗?
从我第一次听到白色污染的话题,到现在的俯拾皆是,经过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间,不能够否认自我责任的相当然的摒弃,对于相关职能部门的苛求,和对他人自觉性的过高期待,使我们面对这赤赤裸的现在,手足无措。
没有没有成因的结果,现在的一切都是由过往堆积而来的。每一个参与者责无旁贷,现在天空中飘散的每一粒雾霾,跟我们都有关系。它不会无缘无故地来,也不会无缘无故地走。总是要做些什么。
如果真的,什么也想不到,就从基础的垃圾分类做起,就从限塑做起,就从不乱丢垃圾做起,就从不奢侈华靡做起。我们是肩负着书写未来的历史的责任,一言一行,大自然记录在案,马虎不得。
这一切,只是希望,在我们的孩子们眼里,蓝天不再只是个传说 。
关于环境的话题长远而沉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责任人。能做什么就做些什么,什么也做不了的,尚可靠回忆畅想未来。唯有祈愿,蓝天不再是奢望,而是我们日常最为平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