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什么样的课外班才能赶得上95后的天才儿童?
文/鹿小妮
硬核巨浪来袭
虽然B站上的《后浪》播出后反响褒贬不一,但确实让“后浪”这个词火起来了。曾经的有志青年、优秀少年、潜力股如今都不如后浪来的有内涵,让人不自觉的想起“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那股劲头。
还没来得及读完朋友圈后浪的故事,一个猝不及防的巨浪来了,95后博士生曹原一天两登《Nature》,这本杂志可不是什么毕业论文凑字数的,百度一下就知道含金量了。
有些媒体称这位成都小伙——中国潜在的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人家研究的石墨烯的论文被称为“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我等俗人不懂石墨烯,总之看到是个中国天才儿童一阵窃喜就对了。
再一搜这孩子的简历,11岁天赋异禀进入深圳耀华实验小学超常班,3年内完成了高中以前的所有课程,14岁以669分的高考成绩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而这个班自1978年创立以来就是用一种独特的天才培养机制在教学。
再看看我自己,好像给我的简历用上美图秀秀,开N层滤镜都没法和人家一比。不知道这样的天才儿童火了之后有多少老母亲又一次陷入了焦虑。
于是各大培训机构绞尽脑汁的想推出和曹原有关的课程,像是收韭菜一样再赚一笔学费。老母亲们也非常配合,省吃俭用的再报几个高额培训班不算什么,老一辈说了,什么钱都能省,就是不能从孩子的教育上省!
报什么样的培训班才能不被天才秒杀?
自从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多次在公开场合分享自己家儿子学习编程的事情后,各类编程班如雨后春笋般,据说这样的课程能够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还看到了一个最诱人的推荐原因:学习少儿编程,让身处“数字原生代”的孩子不仅仅当一个新技术的消费者,而是参与新技术的学习和创作,成为一个创造者。
面对培训机构给出这样的推销,我似乎连说不的理由都找不到,于是我可能也会成为千万妈妈中的一个,二话不说给我孩子来一个!
但是不是上完了编程课我们的孩子就真的能如我们期望的一样生长呢?一个平平无奇的孩子要上什么样的培训班才能不那么快被天才秒杀呢?
当天才儿童曹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是这么回答的:
精熟教学法
还记得我们在学校一节课的时长吗?我记得是40分钟,然后每节课中间有10分钟的课间休息,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到了初中后开始有了晚自习。
但科学研究表明,12岁以前的孩子有效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最高只能达到25到30分钟,年龄越小时间越短。也就是说无论老师讲的多么精彩,身体机能决定了ta只有30分钟的时间跟随你。
初中的物理课上,那个戴着900度近视眼镜的老师问:“还有没有不懂?没有的话我要随机提问了。”
我这个理科渣渣一下子慌了,全班居然没有人举手,我高度的怀疑自己的智商,难道只有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又怕被提问答不上来,只能硬着头皮说自己没懂。
请相信这个事不仅出现在我的童年,或许你的孩子也在经历。一方面是怕同学们嘲笑我学得慢,一方面又怕老师提问答不上来,这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你觉得我能学好那节课?
大家都是应试教育出来的,选择题的万用公式都会背吧,不会就选C,三长一短选最短,三短一长选最长,这样的公式我们代代相传的用了几十年了吧?
为什么越到后面越不会?因为我们这个万用公式太好用了,人人都及格,有的还能接近满分,老师当然觉得我们都会了。但这就像是地基不稳固的楼,坍塌只是迟早的事罢了。
在美国一个叫做萨尔曼·可汗的天才,初衷只是帮表妹辅导一下数学,最后却创建了可汗学院,利用翻转式教学影响着世界上很多体制内的教学模式。
可汗本人是麻省理工的数学学士、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学士和硕士以及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以上的学历说明他是一个超强的学习者,更是一个应试天才。难能可贵的是他居然是一个能和我等凡人交流的天才,居然不孤僻。
他的可汗学院利用十几分钟的时间给孩子讲明白一个知识点,如果孩子学会了就可以在线参加考试,连续答对十道题就说明孩子真的掌握了。
曹原说自己不过是跳过了一些无聊的学习而已,但就这一点已经足够让很多孩子发挥自己真正喜欢的兴趣了。
即使你答错了也不用担心,可以反复学习,反正是线上的免费教学,再也不用担心有同学嘲笑或者老师的抽查,这种精熟教学法才是真的让孩子省时省力的真学会。而不是一味的找名师玩命的补习。
如何面对孩子的平凡
知乎热榜上有个问题,孩子非常平庸父母应该如何接受,类似的问题还不少。有个妈妈自暴和老公一个211硕士、一个985博士,但是孩子就是个妥妥的学渣,自己百般努力后成绩没上去,免疫力还给下来了,孩子经常生病。
电视剧《小欢喜》里面有一段对白:“中国人心里好像都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
“怕一种叫做平凡的东西”
“怕自己平凡,更怕孩子和自己一样平凡。”
特别是一对优秀的父母更难接受这样的事实,但我奶奶这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老太太却用佛系的态度养出了我弟弟这样的学霸。
我奶奶对待孩子的教育只有一个原则:“只要孩子身体好,能学多少是多少!”所以我们家的家长是绝对不能因为成绩原因打骂孩子的,不然我奶奶第一个站出来。
我弟弟的成长非常宽松,小时候总看我奶奶打麻将,六年级无师自通叫了一帮孩子凑了一桌麻将就在院子里打,我奶奶看到赶紧说:“你们快点收拾来家里玩,让别人看到了笑话!”我一度觉得我弟的理科成绩是麻将打的底。
我奶奶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却真的做到了无条件的爱,我们永远都知道她爱的是成绩背后的我们,如果我们取得了好成绩她开心,但如果没有她知道我们尽力了不留遗憾就好。
林昆辉老师在《家庭心理学》一书中提到:父母要接受孩子,这是教养快乐儿童的重要基石。
父母必须接受孩子,接受孩子每一个“Here & Now”的现状。
连曹原自己也在说这种情况不常见,所以芸芸众生中如你我这般平凡千万别担心孩子如何面对这样的巨浪。
对比天价的培训班我们是不是可以试试可汗学院的发放,他甚至提议废除寒暑假制度,让孩子像父母一样有自己的计划,当一年的知识点学习完成或者有机会和父母一起旅游的时候可以申请年假。
只有当孩子觉得学习像打游戏一样开心时才真的会有所期待;只有当孩子所学皆所爱的时候这样的天才儿童才会更多;只有当我们的孩子比我们更加清晰想要什么样的明天,我们就能安安心心的在沙滩上躺着当前浪了。
我是鹿小妮
乐于分享故事
期待倾听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