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一月 已成习惯
不知不觉,在简书的日更1000字,已经过了30天,也就是说,叨姐在简书上的写作超过了一个月。
看着更新的字数,已经超过了37000字,这相当于一篇硕士论文的体量了。对比写论文和日更,两者的区别就像是百米冲刺的短跑VS考验耐力的中长跑,能跑下来就是胜利。相对于日更半月时中流击水的喜悦与坚持,日更一月是在平静中到来的,叨姐没有太大的喜悦,没有太多的纪念,甚至没有太明显的感觉。这是否意味着,一种习惯已经养成?
写作首先是一种习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叨姐看来,30天的日更,写作首先成了一种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一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一个月来,通过日更这种行动或行为,我收获了写作这种习惯。虽然这种习惯是天生的,每个人都会,但对这种习惯的掌握程度如何,能在多大程度上熟练地使用它,真是见仁见智。
威廉.詹姆士李思圆在《生活需要仪式感》中指出,“仪式感是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对此怀有敬畏心理。无聊的生活中,平淡是常态,你总要找到一种新的方式,让自己度过无趣的日子。”叨姐每天忙忙碌碌的状态,并不是简单的穷忙,也不是要把自己累成筛子,而是要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增加生活的厚度、醇度。30天的日更,写作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不管是坐在PC前,还是拿着手机冥思苦想创作的灵感,叨姐都能在每日的碎片化时间,或者睡前的自由时间里找到属于写作的那一段。通过创作这种仪式,叨姐很好地把所思所想所悟转化为文字,落实到文字上。
山东文艺出版社2017年出版写作是对当下的最好记录,也是对未来的最好规划。不知从何时起,活在当下成为了一句流行语。其实中国人从来不缺及时行乐的思想,早在2500多年前百家争鸣的时代,及时行乐就是一种思想。时至今日,受消费主义兴起的影响,重视人本身的需要,回归生产和工作的目的,造成了人们更多地关注现在,而不是沉溺于过去,或者过分地寄托未来。写作,可以对当下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全方位的记录,不管是白描,还是夹叙夹议,都可以把瞬间的感受记下来;至于规划未来,这个功能更是写作特有。很多时候,叨姐写着写着,笔触仿佛就不受自己的控制,天马行空、行云流水,可以产生很多联想,甚至是奇思妙想。这也许就是写作的一种魅力吧。
《心灵捕手》剧照最后,叨姐想以20多年前的一部老电影,好莱坞影星马特达蒙、罗宾威廉姆斯的代表作之一《心灵捕手》的上述剧照作为日更一月的纪念。虽然不知道这种习惯最终能坚持多久,但这段历程将会使我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