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4个约定的3个问题的思考
这是东霞思维拂尘记的第851篇原创文章,字数1250,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
我是陈东霞,写作28年,画画4年
40岁前,无知无觉,混沌迷茫;40岁后,转变思维,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立志陪你找灯塔,升思维,扩眼界,开启别样人生。
上一篇:【创造自己】个人成长系列 第2课——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的4个约定——不评判自己/不评判他人/不受他人影响/凡事尽力而为
这4句话,看似简单,真要做到,并不容易。
对不评判自己/他人,不受他人影响,凡事尽力而为的4个约定的进一步思考
上一篇,说了评判与评价的区别,以及为何不要评判。
这一篇,来说说后2 句话。
可以分成三个层级:
1.不受影响:
分清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
分清边界,搞清谁的事情。
自己的事,想清楚;他人的事,不受影响;老天的事,顺其自然。
遇到问题,不抱怨,不指责,不问为什么是我?
2.两种尽力而为
a.调整心态,既来之则安之。
b.尽力而为,尝试去做,事上努力,果上随缘。
3.一种做:
a.提高情绪隔离力,保持淡定、积极心态。
b.把握大方向,往前看,不偏航。
简而言之:321原则。
这背后的本质,是“以我为主,自我强大”。
回答上次的三个问题:
1 如果不评价自己,怎么形成自我认知呢?
评价自己的前提,就是先对自我有认知。
有了觉察、认知以后,没有好坏对错的判断,落点在“判”上。
举例:
你看到一盆花,心中会有认知,嗯,这是一朵花,是名贵的还是不值一提的,大的还是小的、美的还是丑的、香的还是臭的,这些都是观察认知。
随后,我们心中起了念头,这朵花小小的,不起眼,颜色也不好看,味道不好闻,我不喜欢,嫌弃,不会买,送我都不要。
甚至还会生起指责,同样是花,你为什么不能长成玫瑰那样惹人喜爱,牡丹那么高贵呢?
这就是评判。
一旦开始判别、判断,就会有对错好坏之分,就会有高下输赢之分。
这些都是对立的,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2 评判他人跟判断他人是一回事吗?
不是。可以判断,但不评判。
判断是基于表面的、浅层的、客观的内容的基本认知。
评判是更进一步,以你的价值判断体系为标准,作出主观判断。
举例:
你看到一个人,天然心生亲近感,总觉得在哪儿见过,觉得他慈眉善目,你就认为他是个好人,你想要亲近他。
反之,你看到一个人,他跟你曾经讨厌的人的模样相似,或他喜欢你深恨的某人同样喜欢的东西,或是有同样的习惯,你一定想要远离他。
你的评判,会潜移默化影响你的决定,比如愿不愿意跟他进一步交往。
评判是更深层次的,带有“有色眼镜”的观察,相对更主观。
比如上面的例子,你有没有因为讨厌一个人,而跟着讨厌他用的牌子,或者你会忽略他的优点,以至于看他浑身都是缺点?
再举个例子:
你看到大街上,有个人很胖,恨不得宽与高一样,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他有点胖,可能衣服也不太好买吧,不知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疾病呢、还是不注意吃呢?
这是判断。
他那么胖,一定又懒又馋,不自律,不懂自我管理,才长成这个鬼样子,还好意思出来,不怕人笑话?这样的人也一定不长寿。
这是评判。
评判的重点:1随意 2没有依据,妄加猜测 3 加上自己的喜好、判断标准。
三 不被别人影响,那我们如何与世界交流呢?
我们与世界的交流,一定是经由你思考、过滤过的,有些东西,进入你的视线,你觉得他可取、可用,你会吸收、会被影响。
比如孩子上学学到的,就是被动地吸收,而成年人的学习提升,是主动的。
我们认识的世界,是经由我们大脑过滤加工过的主观世界。
就像1+1=几?学生时代,正确答案一定是2,但到了社会,0、3,只要你能自圆其说,你都可以。
比如同样看一场电影,你被感动到痛哭流涕,可他却觉得平平无奇。
我们跟世界交流的方式,是我们能接受的、理解的,并且不断被影响、迭代的。
所以这里说的不受别人影响,不是不遵守大多数共同遵守的规则,而更多指的是主观的、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比如因为别人一句话、一个无意的小运作,影响你的心情或判断。
文|东霞
极简思维创新人
充满好奇心,探索新领域,
成为创新思维引领者
脑中有图心中有数脚下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