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二二)
陶渊明
摘抄:中国历代辞官者,数以千万计,唯有陶渊明,将朴素的欣悦,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官场内外,朝堂民间,所有尚存良知与美感者,都会感谢他,是他,确立了人性的价值,审美的价值。他是中国的头号乡村歌手:房前屋后皆风景,一草一木亦关情!
陶渊明生平简单。简单却蕴涵着丰富。他影响了后来所有的大诗人。没有他的富有开创性的揭示,中国的山山水水不可能呈现今天的这种美。他告诉我们,山水之美,不在乎名山大川。赢得审美的至高境界,房前屋后皆风景。
渊明所谓真性情,有他的特殊性。他是在特定的生存境域中显现为真的。简单的事物,唤起美感和心情舒畅,这是渊明写诗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价值观。陶渊明这样的人,始终标示着人性的高空,血液的纯度,审美的力度。
要谋生,难免“心为形役”,身不由己。有些人受得了,有些人受不了,古今皆然。陶渊明奔官场受压迫,他要愁眉苦脸,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他也试图舒展眉头装笑脸,做不到。于是走人。他这一走,“走”出旷世佳作,将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典型情境给揭示出来了。
渊明混迹于农民,却和农民有不同。他能写诗,有审美观照,这点很重要。他活在农事与文事之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他的交游,还是读书人多。而这些读书人,由于仕途不得意,反而拥有纯正的艺术标准。达官贵人成堆的地方,渊明的田家语要被嗤之以鼻的。
渊明的真,也真在他的诗风,他的眼里完全没有官方标准,生活向他呈现什么,他就写什么。他始终与周遭的切近的东西保持互动状态。渊明只在不经意间,抵达了汉语诗歌的最高境界。不经意处,恰好显露大手笔。中国农村几千年,没有比这更好的写照了。
渊明的真性情,指向一切虚假之物。
渊明的选择,乃是勇土所为。他所坚守的,不是什么狼性虎性,是人性。一千五百多年,渊明一路向我们走来,并非取直线走大道,他的身影也是由模糊到清晰。有趣的是,清晰又有清晰的问题。渊明是中国最纯粹的诗人。而与之相应,他也是最纯粹的人。渊明对民族性格的影响,大于其他文人。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二二)感悟:每当工作中遇到不顺时,我总是会说“可惜我没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勇气。”原来,我以为的洒脱其实也不过是被生活所逼出来的无奈而已。
他的祖父,父亲都曾在仕途路上奔波,所以他也是一再奔向官场。他的官场之行,既是对家族观念的一个继承,也是对家人的责任感。毕竟五个儿子是要吃饭的。二十九岁入仕 没过多久就回家了。第二次学做官,大概是在三十五六,做了一年多,没有主动辞职。后其母过世,归家居丧两三年。四十岁又做官,时间不久,然后就是一去不复返。《归去来辞》写于这一年。纵观他的出仕之路,应能看出,他的恬淡、真意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所以,他的田园,一直都是与俗世密切相关的。
那么,我们现在很多人只要遇到不顺,就羡慕他的洒脱,似乎以为陶渊明就只是一个纯粹的田园诗人的想法明显是不够全面了。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极为动乱之期,按他所接受的儒家思想,想要一个实施美政的环境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家族家人,他也曾一次次奔向官场。只不过,以他少“爱丘山”的气韵来说,回归田园才是一种真性情的必然结果。
回归田园的陶渊明,田间地头总是能看见他的身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既耕且已种,时还读我书”……他在乡村,与农民这等素心人随性的生存在一起。物质生活时好时差,然而好诗如同泉涌一般汩汩流淌。由此看来,陶渊明的田园其实就是俗世中的田园。实实在在的田间地头干活,又实实在在地反馈生活。
他并没有脱离俗世,而之所以能有让后世仰望追随的“静谧”,只在于,所有诗中所折射的“闲适,恬淡,雅韵”都出自于他有一颗“素心”。因此,读陶渊明,决不能只浅表性地解析他的田园性,而更应该走进他的内心去了解这一个具有“真性情”的素心人。试想,如果有这样一颗纯碎的素心,无论是身处田园还是俗世,还用再纠结吗?
从陶渊明留给后世的作品中看来,他几乎不写任何与战争有关的作品。他的《桃花源记》描写的如诗如画,而当时的他真实生活却是困顿不堪。一个被生活打磨的食不果腹的人,却依然能用一双发现美,赏识美的眼睛去写生活。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依然如初恋。不能不说,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真性情”。
实际上,陶渊明的作品在当时以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并不受青睐。而为什么后来以及现在却有那么多人,对他的作品情有独钟呢?用叔本华的话来说就是:“人类有两大不幸,一是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二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少一些欲念,多一份淡然,无论身处何方,你也可以是陶渊明。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