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杂谈副业项目自由职业无本创业婚姻育儿

你是怎么说话的

2018-08-30  本文已影响142人  6198e0687973
你是怎么说话的

去医院,在走廊遇到一个喋喋不休的奶奶,大体意思是在数落孩子不吃药。

“你爸爸在家都快累死了,给你挣钱,你还不听话。”

她对面是个七八岁的孩子,一脸委屈和倔强——我就不吃药。

我哑然失笑,这句话在医院可是没少听。

很多父母说话做事的初衷都是好的——为你好。

可是在语言上表达出来的却变了味。

这个奶奶想表达的信息很简单——吃药。

然而在孩子听来却是——因为我,爸爸很辛苦。因为我,奶奶心情很不好。因为我生病,一家人都不开心。我就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孩子。

她不会意识到,自己不吃药的行为才是奶奶抱怨的关键。

而奶奶抱怨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因为爱,所以心疼儿子的劳累,因为爱,所以期待孙女按时吃药早日康复。

问题在于奶奶没有意识到自己说话的缺陷,所以导致药没吃成,一个怨气冲天,一个委屈至极。

最近在看西格尔的《去情绪化管教》,他提出了情感连接。虽然是培养孩子的理论,我觉得完全适合任何人际交往关系。

西格尔说,培养情感总是比约束行为更重要。

在语言上会时常有口角发生的人,大抵是没有共情的能力,还没有学会抑制冲动,管理愤怒以及思量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情,准备开口说话之前,内心是有期望的——对行为摇头,对人点头

因为爱,所以期望更好。

不知道你是不是注意过自己家里的说话内容,大抵是带着抱怨的情绪,表达着潜意识里的爱。

“你怎么又喝酒?”

丈夫接收的意思是不让你喝,偏要喝,真烦人。

而妻子潜意识的意思是,你的身体不好,喝酒伤身,我很担心你。

一旦吵架,妻子就觉得委屈,我还不是为你好?

“你怎么天天写不完作业?”

学生接受的意思是,天天写不完真是糟糕透了,你就是这样糟糕透顶的孩子。

老师潜意识的意思是,我为你的习惯担心,我怕你跟不上学习。

“你就知道哭!”

孩子接收的是,你太没出息了,除了哭,你什么都不会做。

父母潜意识要传达的意思是,哭不能让事情好转,你还可以学习动脑想想方法,这样更有利于你的成长。

明明白白就是爱你,可是说出来的话却表达着恨你的意思。

其实,我们只要把说话内容变一变就会有好转。

奶奶说,“我知道你是怕药苦,你看爸爸为了你却不怕苦,他很爱你,我们都希望你吃了药早点好起来。”

妻子说,“你喝酒胃就不舒服,你遭罪,我也跟着心疼。”

老师说,“你完不成作业,我不能了解你的学习情况,就担心你跟不上课。”

父母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你想想还有什么方法让事情好转?”

最亲密的关系,因为情感上的安全感,所以语言上变得随意。

我们内心跟明镜似的,我们在管教孩子或者与伴侣沟通的时候,其实是想深入他们的世界,想以此告诉他,我有多爱你!

可是,我们做到了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