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五连悦读】剽悍读书营猫的剽悍江湖写作营

《隐性逻辑》之生活处处是逻辑

2018-04-03  本文已影响382人  燕妮在职场

我虽是一个理科生,生活中感性多余理性,我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的逻辑学教育。为此我常常在生活中摸索逻辑学的底部规律,发现《隐性的逻辑》原来这么有意思,逻辑原来可以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形、无色、无味。

我带着感性去学习,去思索,去探究。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逻辑学蠢蠢欲动,那么欢迎你,我们一起来探讨。

1.我得了第一名

假设你是一位销售精英,你平时的销售业绩是位列第三名。在业绩冲刺的尾期,你一鼓作气,超过了第二名,你是第几名?

大多数人都会凭着直觉回答,第一名!可事实呢,请你好好想一想。

2.贵的水果真好吃

我是一个典型的吃货。而且我平时吃水果,都喜欢是贵的吃,比如刚上市的樱桃,比如榴莲王,比如说草莓。我发现,刚上市的水果都比较贵,而且真的特别好吃。

比如说樱桃吧,不仅Q弹,而且多汁。但是等水果泛滥后,樱桃就比较酸,也不Q,口感也不那么好。

前提:水果

次前提:贵

结论:好吃

反过来说:

前提:水果

次前提:好吃

结论:贵

大家看这两个推论,其实都是不成立的,对不对。好吃的水果不一定贵,贵的水果也不一定就好吃。是否好吃,还有很多因素来决定:首先是需求,其次要考虑价格,再次还要结合个人口味,最后还得想,这个水果是不是经常吃,会不会有吃厌的情形。

3.去伪辨真

网上盛传的各种假消息,或是毫无根据的假新闻,其实只要懂得一些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就可以轻松的辨别真伪,而不被迷惑。

比如之前有看到一则新闻:一女孩用了老鼠钻过的姨妈巾,然后生出一堆小老鼠(捂嘴,好恶心),这个不知道是哪个无知编辑写出来的新闻。犯了逻辑缺乏症吧。

4.无理取闹

一些似是而非的人生道理,听起来似乎很不错,实际上如果你了解一些基本的逻辑原理,就知道其实只是在强词夺理,无理取闹。

比如有些热恋期的女孩子会说:你不爱我吧?你如果真的爱我,就不会老是盯着街上那些漂亮的女孩子看个没问。听起来这个女孩子是在吃醋,但是看了别的漂亮的女孩子就一定不爱你了?那也太没自信了。

5.理清思路

一些看似错综复杂,让人摸不清头脑的事件,其实也一样可以根据逻辑学,来做推理,找出事物的真相来。

今天办了一件很靠谱的事情:公司要新开一条400热线,找了多家供应商,综合比较了一家条件很符合的,找了洽谈,才发现不是三大供货商,是家代理。然后顺藤摸瓜找到直接供货商,一模一样的条件,居然节省了一半的费用。

6.注意素质

素质的提高,本质是从从思维和逻逻来入手改善。素质更是尊重基本的社会常识,以及相关的逻辑基础。所有与素质有关的恶劣、低俗和浅薄,其本质原因,都与逻辑有关,是缺乏逻辑的基本知识所导致的。

比如有些婆媳关系紧张,互相看不惯,剑拔弩张,其实和自身素养有很大的关系。

7.凡事不要过快的下推测或者结论。

(1)需要考虑背景因素,做事的初衷,再结合必备的条件,找出关键点

(2)不要盲从所谓的“成功人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但是是否结合到自身。

(3)注意自己的情绪:大脑的反馈机制是重要的。兴趣点,切入点都必须留意

(4)训练工作记忆:这里的工作记忆谈到一个流体智力,讲的通俗一点就是推理力。在工作或者学习中,刻意的去进行这种锻炼,假以时日,会发现活的通透而灵动。(这个是美好的希望,有点违背结论)

8.我们为什么总是在找别人的问题

一遇到问题,我们肯定会推卸这个责任不是我们的,是别人的问题。我们之所以会习惯性防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个在工作中也会遇到:领导发布一个任务,每个部门领导责任状,但是一遇到问题了,就出现相互推诿了。比如做产品推广时,市场部会吧任务推给运营部,产品部接到任务立马设计宣传海报,最后市场反响不好。市场部立马把问题推到运营部和产品部,不会想到这个是不是给到市场敏锐的意见参考,自己也有问题。这个可以用红灯思维来解释。

9.多运用绿灯思维

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复盘每一天的决策都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作出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要追问问题,而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

绿灯思维和红灯思维截然相反的是:绿灯思维第一步是会选虚心的接受别人的观点。然后借鉴别人的优,点反观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

实际中,我一直在用的反思笔记就是这样,结合到自己所用的时间,然后反思时间到底都溜到哪里去了。哪些效率可以提高,同时加入自己的小确幸事件,用感恩的心态去对待。

9.需要对自我意识有批判的眼光

我们的观点不一定是对的,也许是带有个人偏见的主观意识。我们的主观意识也是顽固的,带着“首因效应”,认为我们看到的就一定是正确的。有时候多加入一点批判,怀疑,多维度的审视。可以拓宽自身的思想深度。

比如说:职场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人觉得领导说的都是对的,那么事实呢,如果一个领导没有战略力,没有统筹力,没有个人领导魅力。那么他很会狭隘的以为自己说的就是对的。

包括我们自己,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难道就是对的,起初的时候,不应该带有怀疑吗?

10.言多必失

为什么我们说的多了,总会发现漏洞百出,甚至不能自圆其说呢?

我们会将个别现象归纳为是普遍原理,会将个人的诠释归纳为经验的总结。

你能确定你说的就是对的,你能确认你得出的总结是经过验证的?

我有个职业习惯,看到人的第一眼,我一般会推测这个人是外向还是内向,是侃侃而谈还是不善言辞。也会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当问过三个问题之后,一般我的观点就能得到验证。那么这个人的诠释,我会在后续观察中进行验证吗?


我是燕妮,我想和你一样,喜欢自己,并喜欢这个世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