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历史

[九瀛记·不列颠2]圣安德鲁斯 ——宗教兴亡的见证之地

2018-07-08  本文已影响172人  熊猫冯先生

[九瀛记·不列颠2]圣安德鲁斯

——宗教兴亡的见证之地

缘起

在圣鲁尔塔上俯瞰圣安德鲁斯小镇

圣安德鲁斯,光听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受宗教影响比较深的城镇。其城市名称源于耶稣基督的十二门徒中的第一个门徒——圣·安德鲁(有的中文译作安德肋)。

安德鲁是一个犹太人,他的一生对基督教的贡献其实不在于他展示了什么神迹或者增大了什么势力,做一个不太贴切的类比,他的身份有点类似《封神榜》里面的接引道人(接引佛),接引道人是把别人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而圣安德鲁的最大贡献就是把他的兄弟,圣彼得(另译伯多禄或伯铎)介绍给耶稣当门徒。

关于圣安德鲁,另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事情就是他的死。在耶稣死后,安德鲁在黑海和巴尔干半岛一带传教,最终在希腊殉教,被钉死在“X”型的十字架上。

从此,“X”型的十字架就叫做圣安德鲁十字。(插一句题外话,我们看到的X战警的标志,就是一个圣安德鲁十字。)

而圣安德鲁和苏格兰结缘,据传源于四世纪的时候圣鲁尔将圣安德鲁的圣髑(一颗牙齿、一块髌骨、三根手指和一根肋骨)从希腊带到了此地,因此在此地建立了大教堂,叫做圣安德鲁斯大教堂,此地因此得名。(在最开始的时候,教堂叫做圣鲁尔教堂,现存高塔一座,名圣鲁尔塔,登塔可以俯览整个小镇的风光。)

其实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首先想到得是另外两个地方。一个是西安法门寺的释迦牟尼佛的指骨舍利,另一个是缅甸的大金塔存放了三根佛发舍利。这些相似性有的时候让人不禁觉得兴致盎然。

圣安德鲁斯大教堂因为收藏了圣人遗骨,因此成为圣地之一。在整个中世纪,它都是苏格兰的宗教中心,其地位之于苏格兰,就相当于同时期的坎特伯雷之于英格兰。其影响之大,就看今天的苏格兰国旗(蓝底白“X”)就明白了。

可以说,在大教堂的鼎盛时代,就是这个小镇最为风光的时代。

圣安德鲁斯大教堂(正中间的十字架是凯尔特十字) 圣安德鲁斯大教堂平面图

缘灭

月有阴晴圆缺,海有潮起潮落。每个经历繁华的地方,也终究会经历失落。因为宗教而昌盛的圣安德鲁斯,也终究因为宗教被打落凡尘。而圣安德鲁斯城堡就成为这一切的见证。

城堡始建于约12世纪,因为长时间作为圣安德鲁斯大主教的官邸,它随着大教堂的兴盛而兴盛,但是也随着天主教的式微而沦为废墟。

当改革到来的时候,选择接受,可能会黯然退场;而选择对抗,则终将被潮水淹没。恰似莎士比亚的名句说得那样,“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为结局”。

1521年,詹姆斯·毕顿出任圣安德鲁斯大主教,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15~16世纪的欧洲,正是宗教改革闹得汹涌澎湃的时候。面对这些自己眼中的异端,詹姆斯·毕顿选择了疯狂的镇压,甚至在1528年,当众在火刑柱上烧死一名新教的传教士。1538年,詹姆斯·毕顿的侄子,大卫·毕顿继任大主教,有了叔叔的例子在前,1546年他也在火刑柱上当众烧死了一名新教的教师。

如此一来,这些新教的信众被毕顿叔侄的行为彻底地激怒了,一队人马化装成石匠潜入了圣安德鲁斯城堡,乘大卫·毕顿不备,将其刺杀,并将尸首挂在城墙上随风摇荡。

这队人马乘机占领了城堡,和政府军对抗,我们在城堡里面看到的地道据说就是在这次围攻中挖掘的。

这次反叛,最终在法国军舰(来帮助政府军)到场之后,整个城堡被轰炸,寡不敌众的叛军在敌人的疯狂攻击下投降,叛乱因此被迅速平定。

教会选出了新的大主教,一切看起来都尘埃落定,像是恢复了正常。

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就在这次叛乱之后的十余年后,1559年,群众们在新教牧师约翰·诺克斯的带领下,冲进圣安德鲁斯大教堂,捣毁了大教堂的装饰与陈设。半年之后的1560年,议会宣布,从此不再承认罗马教皇在苏格兰的权威地位。

大教堂和城堡从此失修,在时光的洗礼下,渐渐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残破、颓坯,无声地诉说着旧日的风光。

圣安德鲁斯城堡 圣安德鲁斯城堡平面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