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对话型写作遇上思辨思维

2019-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望美人兮天一方_e83d

3      当对话型写作遇上思辨思维

                        -------听《高考作文对话的艺术》两节同课异构的课例有感

      朱自清说:“写作教学可以没有老师,但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我很喜欢福州十一中陈丹霞老师引用这朱自清的名言,把我们自然而然带入了对话型写作的思路中。

        什么是对话型写作?

      两位老师对此的切入点各有不同,方建设老师选择直接导入对话型写作要求:交际性、情境性和思辨性。

      陈丹霞老师则选择三种对话型高考作文题,通过表格的形式来填写“对话的对象”、“对话的形式”和“对话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对话型写作的印象,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这写作要求的重要性。

      从此处来看陈老师显然是运用了真实的情境教学,效果更佳。

      那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对话?

      两位老师都给出了例文,并加以分析,再结合分析所得到的策略,加以“牛刀小试”的练笔。

      不同的是方老师用的是有缺陷的例文,陈老师用的是比较典型的范文。前者是探究其如何才能更有说服力,从而引出从对方“偷换概念”的思维入手加以说服。后者则更侧重分析预设读者问题的思路,从而达到对其思辨性语言的模仿目的。

      相比较,后者更像是对思辨思维表达的入门课,前者则是深入其内容本身以增强说服力的高阶课。

      对此,我对两位老师逐层深入的引导能力都表示十分佩服。

      对方老师制作出突出重点的精美课件感到佩服,也对其能指出“偷换概念”的四种表现形式的专业水平深感佩服。同时也对陈老师谈吐清晰,沉稳又见活泼的风格甚是喜欢。

      这两节课的倾听,既让我在写作上有所启发,也能为我能深入浅出地教授学生提供了很大帮助。特写此文,希望给爱学习的你一些启发。

福州十一中陈丹霞老师授课 莆田一中方建设老师授课 当对话型写作遇上思辨思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