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攸师求学的最美年华
陈朝阳(攸师881班)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从攸县东乡罗霄山脉下一所偏远的乡村中学考入攸县师范求学。在这所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素质教育氛围浓郁的学校留下了我最美好的青春印迹,也度过了我最亮丽的似锦年华,它宛若盛夏夜空中划过的硕大流星,璀璨的光芒照亮了我多年以后平平淡淡却坚实有力的人生之路。
一、 老师篇

在攸师,有一大批学识渊博、身正为范的老师恰如密集的繁星点缀着攸师浩瀚的人文苍穹。例如教我们文选与写作的邱建平老师总是一幅笑容可掬的样子,那真诚爽朗的笑声感染着班上每一个学生,让人总觉得步入邱老师的课堂宛如走进一个风轻云淡、鸟语花香的人间四月天。她引领学生分析文本从独特的角度契入,高屋建瓴、条分缕析,不疾不徐的话语总给人如沐春风之感。邱老师还在班上成立了写作兴趣小组,每逢阳光明媚的周末就带领我们爱好文学的几个同学去野外领略大自然的奇趣。这一情节时隔二十多年后还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让人不由得想起孔子与其弟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诗意场景,这难道不是教育人亲近自然的最好仪式吗?我们年轻的心灵也在这一次次最直接、最旷达的教育活动中得到爱的洗礼和升华。语基老师文运生副校长本是湖师大数学系毕业的高才生,由于此门课程一时之间人才匮乏,学校就让文老师上课,饶有意思的是文老师也上得有板有眼、有章可循,词性、短语、复句等等本来有点枯燥乏味的语基知识在文老师的口中流出来竟然有了潺潺山泉的灵性与律动,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后来文老师调走,田明良老师接任此门课程,田老师那浑厚、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和标准的普通话更为此课增色不少,喜欢语基的同学也越来越多。后来攸县电视台成立缺乏主持人,还时不时让田老师客串一把。严肃方正的陈湘发老师是我们881班的班主任,他当时刚从湖师大数学系毕业就教我们,风华正茂、精力充沛的他在课堂上以严谨的思维带领我们遨游在数学的王国里挥洒智慧的灵根、体悟数学的奇妙。由于他刚从学生转换为老师,所以有听课的校领导在课堂上他也有点小紧张,白净的脸上不时泛起一酡潮红,高高的鼻梁上会渗出一点点小汗珠,在太阳的映射下发出晶莹剔透的光芒。音乐老师周频文是个很有艺术家气质的帅哥,一头自然弯曲的头发,略显忧郁的眼神,高高凸起的颧骨,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搞艺术的。他弹得一手好钢琴,尤其是学校合唱团做指挥时他那随着乐曲节奏的起伏而自由挥舞的双手总让人觉得他是为艺术而生的,歌曲的高昂激越或低沉舒缓在他灵异的手指指挥下表现得恰到好处、感情舒放得淋漓尽致。他随身体摆动而飘飘的头发也仿佛浸染了音乐的灵魂而徜徉在乐曲的长河里肆意舒展着每一个文艺细胞。同样刚毕业就任教的还有不苟言笑、戴着一幅茶色大眼镜遮住了大半个脸的物理老师龙志明,他操着一口浓重的茶陵普通话,让我们在开学两个星期都不知其所云,整日处在云山雾罩之中。其实他的专业知识还是蛮丰富的,只是刚步入讲台,而且语速有点过快,以致让人听不太清楚,后来师生之间慢慢熟稔了,我们向他提出建议,渐渐地他的课也上得通俗易懂、风生水起。体育老师田健康是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兄长,他排球、篮球都特别棒,而且上课从不大声呵斥出错的学生,总是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在自我辨识中求得修正和进步。此外还有舞蹈老师郑学智、美术老师张吉红、生物老师吴玉成、书法老师陈永泽都无不是专业水平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能一一枚举,深感为歉。在此我想说的是当年你们播下文明教育的种子撒在我们贫瘠而单纯的心田,经过时间的发酵和酝酿,终于在湘东大地上挺立起一棵棵苍翠䓤郁的参天大树。这一棵棵枝叶繁茂的大树擎起了湘东基础教育的灿烂星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善莫大焉!
二、素质教育篇
攸师的教育,可谓是真正开了素质教育的先河。此后二十多年,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雷声大雨点小,收效甚微,它一直掩映在应试教育的光环下难以发声。
遥想当年攸师的素质教育可谓是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每天晨曦微露,学校的广播里便奏响了雄壮的运动进行曲。于是乎,寂静的校园里便人声鼎沸,一个个朝气蓬勃的身影从寝室冲到了操场。清点人数后,便开始做操,那整齐划一的动作、刚健有力的跳跃无不演绎着青春的活力与激情。最后是跑步,四百米的跑道上顿时传来惊天动地的"一、二、三、四"的雄浑口号声。如果是冬天,学校便会组织环城跑,几千人浩浩荡荡的队伍将还在沉睡的梅城吵得热血沸腾,冬日的单调和寂寥便会刹那间荡然无存,我们单薄而瘦弱的身体也在这日复一日的磨炼与砥砺中变得逐渐刚强和健壮。跑完步后,便是自由诵读时间,操场上、林荫下、假山前、花坛旁、亭子内都活跃着大声朗诵的人影。声音清亮、感情饱满的朗读声荡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一代中师生的普通话水平便在这辽阔无垠的大地课堂上得到锤炼与提升。
每天下午正式课前,学校便组织三笔字练习,所谓″三笔字"便是指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这也是中师生的基本功和必修课。学校有专业的书法老师陈永泽巡堂检查指导,班上每天安排三个同学上黑板上练粉笔字,其他学生便在自己桌上练毛笔字或钢笔字。学校也会安排高年级的班级与低年级的班级结成友谊班,再具体分派到每个人与低年级新生配对指导。这形式新颖的学习活动大大激发了我们的求知热情,练习书法的兴趣也在这不拘一格的″传、帮、带"中潜滋暗长,三年的刻苦练习,大部分同学都练出一手漂亮、遒劲有力的″三笔字"。
每天夕阳西下是校园里最具诗情画意、生机盎然的时刻。篮球场上激烈的拼抢、潇洒的投篮引来一阵阵欢呼和喝彩声;操场上打羽毛球的、打排球的、练健美操的随处可见;假山旁、花坛前咿咿呀呀练声的还引来树梢上小鸟的阵阵和鸣;亭子内还有支起画夹在认真写生、素描的身影,他们把对菁菁校园的满腔挚爱倾泻在笔尖和画纸上;音乐楼琴房里飘过此起彼伏的风琴声,像是在颂扬攸师生活的幸福与甜蜜。攸师学子琴、棋、书、画的技艺也在这最温馨和谐的黄昏交响曲中变得日益精进。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走出攸师校园已有二十六年了,虽然后来也参加了专科和本科的学历拔高学习,但我始终认为我的大学在攸师。我最美的年华在攸师经过千万次的淘洗、锤炼绽放出最纯真、最质朴的花蕾。感恩老师、感谢母校,最后我想用一句古诗来表达我的心迹:″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逝去的是光阴,但攸师的那些美好过往和精彩情节却早已刻入我的生命轨迹,融入我的血脉奔腾中,永远以一种鲜活的蒙太奇手法编织在我的绮丽梦境中,将一直伴我到垂垂老矣!
作者简介:攸县师范八八届毕业生,现任教于攸县鸭塘铺中学,攸县作家协会会员,有若干作品发表。
联系方式:13974153465
联系地址:攸县鸭塘铺中学
邮箱:771979273@qq.com
邮编:412300

二排左(一)为作者,图为邱建平老师带领文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攸县烈士陵园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