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行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印度是世界上现有的,也是我去过的最神奇的一个国度。
用寥寥几句无法描绘出她的丰富。
她能带给你每一个感官的刺激。
所见
那是三年前的夏天。在印度是雨季。
雨季的雨一直都在下。除开雨季,其余时候都是滴雨不下。因此印度人对于雨季的雨水是十分珍惜的。
我们一行人到达孟买是晚上十点多,在飞机里有很多印度人,我们已经闻到那种特有的味道。下飞机走通道,越往外走,味道渐浓。走进孟买机场,一阵喧闹,听不懂的语言奔涌耳腔而来。是的,这一切提醒着我,这是到了印度。
那种味道像是臭味,也像极度的香。
我们在机场里靠近出口的一个窗口交了服务费,然后他们的工作人员打电话叫来了出租车。我们在机场外面等待出租车的空当,我打量了一下这个老机场。之后去孟买都已经换到新的国际机场。新机场比这个要豪华国际化得多。
印度行空气湿润温热,路面上还有刚刚下过的那场大雨的痕迹。计程车来了,是东南亚特有的那种出租车车型。黑色和黄色相间,车顶还有架子,供放置行李。我们的行李箱多,放了两个在车顶。
坐进车,同行人说雨季坐车真难受,座位都是湿湿的。我这才发现车子里面都是湿漉漉的。也许雨季的雨,对于印度人来说是那么珍贵,所以他们不关车窗,让雨水一起进来。
一路上路过泥泞脏乱的马路,借着昏黄路灯,看见贫民窟一片片布满山坡,人们聚集在狭窄的马路上,时不时有人好奇地朝车内张望。他们的眼睛大而黑白分明,那眼神却有一些懵懂,总是给人一种不明所以的感觉。路边都是低矮的平房,从外面看上去就想象得到是有多么拥挤,临街那么窄小的小窗,商铺的货品铺开后,甚至都无法关上门。我心里担忧这段日子恐怕难熬。
车往市中心开,终于看见稍稍高一些的楼层和宽一些的马路,我渐渐放心。长时间的飞行和旅途劳顿,到达还算满意的安置处,已经几近午夜,就算是充满好奇,我们很快洗漱睡觉了。
住
第二天早上,天光和湿润的风吹进房间,几只鸽子在窗台咕咕叫。而后每天早餐都是被鸽子叫醒。往窗外看去,天空灰白。老鹰,鸽子,乌鸦,在阴沉沉的天空盘旋,惨惨地叫着,让人顿生凉意。因为有鸟在窗台走来走去,所以每家每户在窗子上都装了铁网,以免鸟类飞进屋里。铁网上有许多鸟的羽毛。因为当地人不杀生,不食肉,鸟类在人群密集居住区也十分大胆地生活着。据说以前有鸽子卡在树上,当地人更是调来救护车来营救鸽子。
往下看去,裙楼参差,住宅区楼上晾晒着艳丽色彩的纱丽,随风飘摆。高大的棕榈树,椰子树随处可见,如果有蓝天,应该是不错的热带风光。
印度行印度雨季白天凉爽,晚上甚至有些微凉,要盖被子睡。而那段时间,国内正在经历一年中最炎热的酷暑,多地气温都高达四十多度,不开空调就无法入睡。
在印度租住的房子在20楼,在当地算是高档住宅了。印度比我国内房价更加贵的离谱。亲眼所见,印度真是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国家。我们住的两室一厅,相比国内算是简陋装修,租金折合人民币一万元每月。
站在客厅大窗前可以看见远处一栋几十层的灰色大楼,那是印度首富的住宅。据说他家物什应有尽有,极尽奢华,有几百个仆人,彻夜灯火通明。他们家的企业涉及印度的各行各业,连锁超市,品牌珠宝,通讯,房产,石油能源等等,都是垄断型企业。
而当地普通贫苦人们永远也住不上真正的房屋。所谓印度最繁华的城市孟买,遍地都是贫民窟,街头也不分白天黑夜躺着许多无家可归的人。远远就能看见那些破旧却刺眼的贫民窟里蓝色的防水布。孩子在马路中间嬉戏,身上满是黑泥,已经看不出原本的衣服颜色。路过贫民区,常常有女人背着孩子来敲车窗乞讨。也有头顶着什么物品的人妖,一步一回头地看着什么。
吃
由于吃不惯当地食物,我们是自己来烹饪。早餐吃鸡蛋面,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去超市买鸡蛋也得偷偷摸摸,因为当地人几乎都是jain(耆那教徒),只吃纯素的。想吃肉的话我们只能吃从国内带来。我们带了熟食,酱板鸭或者香肠,还有真空包装的红烧肉。
在一些隐秘的小巷子,可以买到牛肉,或者鸡肉。有穆斯林住宅区有卖牛肉的地方,还有海鲜,都要偷偷买,然后用黑色的塑料袋装回来。也是极其便宜,国内牛肉三四十元一斤,那边折合出来5元钱一斤。海鲜更不用说了,相当便宜。
我们吃过几次印度餐,是大的公司准备的午餐。煮到稀的豆子糊糊,咖喱拌饭,辣椒,三明治,还有酸奶。这种酸奶也很特殊,奇酸无比。
他们爱吃一种饼,似乎叫翘吧地。那种饼薄薄的软软的,印度人因为常年用手吃饭,他们用一只手就能灵巧自如地撕开一小块饼,然后包上饭菜,送到嘴里。
参加过一次他们当地人举办的小型自助餐宴会,各种印度食物。最美味的是冰淇淋,把冰淇淋和苹果或者鳄梨果肉一起绞碎,灌进苹果或者鳄梨里面,冰冻后美味无限。
有时候我们会在市场吃,披萨,通心粉都很便宜,食堂员工现做的,味道也不错,但是吃了多次后就有些腻了。
印度行 印度行更多时候是自己去菜市场买菜做饭。
附近有个大菜市场。菜市场里有各种颜色鲜艳的蔬菜和水果。每到一个地方,必须要到菜市场逛一圈。菜市场是最能代表当地特色的场所之一。
菜场口有几个摊子是卖花串的。老板盘腿而坐,把黄色白色红色小花一朵朵串在绳子里,一长串长串挂着,这是印度最常见的装饰品和祭祀装饰。
印度行 印度行菜场吆喝声不绝于耳,我们根本听不懂。菜市场因为道路并不宽,以至于到了摩肩接踵的拥挤。我们穿着雨衣,对印度人的好奇回头视而不见。
即使是菜场小贩或者开出租的司机,也懂一点基本的日常英语,表达地名,数字和价格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买了西红柿,八棱瓜,辣椒和香菜。菜和水果都特别便宜,香蕉20卢比能买半打,26卢比能卖6个鸡蛋,一个蜜瓜才只有50卢比。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水果,我们问了,他们说了,可是我们还是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水果味道都是特别正宗,货真价实又香又甜。
穿
男人的穿着几乎都一样,浅色衬衣加西裤居多。而女人则穿着各式各样的纱丽。年老的穿着最传统的那种卷起来穿的纱丽,颜色偏暗,但也有金线穿插在裙边。年轻的女人,穿着改良后的纱丽,长到及膝的棉麻袍子,两边各开一条长开口,下面穿同色的宽裤,再配一条围巾。
只有少数穿着现代服饰,T恤牛仔裤。但几乎所有女人都是赤脚穿着人字拖鞋。
印度行行
第一天走路去工作市场, 路上的景观让我叹为观止, 街景那是一种奇怪的融合。仿佛一路上能看见几个世纪的变迁。路边简陋的神龛,从前英国殖民时期修建的建筑,依稀看得出精致。公交车刷成红色,没有车门,卡车上画满鲜艳的图案和字。
印度行 印度行老市场这一片区的墙上斑斑驳驳,很多铁栅长满锈迹。外墙贴满了密密麻麻的空调,形成一种奇怪的新旧结合。走在街上完全可以同时感受古代传统与现代科技,时代变迁的各种风貌,奇怪而自然的融合。
于坚的《印度记》中那一句 “一切正在被创造出来的和已经死去的都摆在那里,像是某种天堂和地狱的混合物”,简直形容印度形容得太妙。
市场熙熙攘攘,交易繁忙。珠宝是印度的一个体面的行业。市场内工作的全是男人,当地传统习俗仍是男人主外,女人主内。一般来说,女人在这样的公司都是前台或者秘书助理之类的职位。
印度行整个市场的路上,全是男人,只有我们几个外国女人。所以路人都鼓着他们的大眼睛盯着我们。
大部分公司已经搬到新的钻石交易市场了,老市场很快要消失。破旧的楼栋,阴暗得有点悚然,楼梯各处贴满了他们所信奉的各种神相。
象神长着几只人手人脚,赤脚盘腿而坐,每每看到这个神相,都像是把我吸进一个恐怖的梦魇,要使劲转移注意力,才能忘掉这个吓人的形象。
电梯是只有在怀旧的英式电视里曾看到的那种电梯。电梯门是黑色拉闸门,如果想上楼你得按往下,意思是让电梯先下来。进电梯后才能按往上。空间狭小,包括电梯员老爷爷,里面最多能容纳三个人。
走进办公室才意识到国内的办公室是多么宽敞,他们一个小办公间就只有两平米。一个小桌子里面坐着一个人,桌上摆放在电脑和看货品的工具。这边只能挤挤坐下两个人。如果还有人要进来,这间房子得先出去一个人。
主人十分注重礼貌,热情好客。公司一般都请了或多或少的仆人。我们一进去落座,仆人就煮上一杯印度茶或者柠檬茶,端来几碟饼干。味道可口。印度人大多很胖,即使他们从不吃肉。肥胖和他们爱吃甜食有密切关系。
印度茶很好喝,这种茶一定要去印度才能喝到最正宗的。英式做法去煮奶和茶叶,最后他们会放一种特有的香料粉末在上面,好像是小豆蔻粉末。在奶茶表会结成一小片凝结。喝起来很香甜很滑口。这是整个印度茶的精髓。他们常常嘴里嚼着豆蔻籽,而那种味道我根本没法直接入口。
而后我们每天都是去新市场,的士司机开得很快,路过cilink大桥,路过海边大道,阿拉伯海的海风迎面吹来,虽然饥肠辘辘,但仍然感觉通体顺畅。的士费很便宜,起步才20卢比,快速跑一小时也才200多卢比,折合人民币20多元。靠近陆地的海都是乌黑的,越往远处稍微看见一些蓝色。 污染严重是印度的一个大问题。多年来印度追求经济的迅速发展,忽略了环境。首都新德里的严重空气污染上过多次新闻头条,每年都有不少人死于污染疾病。
新市场都是新式的大厦,新建的现代建筑群。这边楼层干净整洁,办公室内也宽敞明亮得多。 有钱的大公司更是买下整层装修豪华。厕所都是喷得香香的,挂着各种画作。穿着统一制服的佣人端着咖啡进进出出。
其他
当印度人得知我们没有信仰,睁大了双眼像是看着怪物。他们而言,信仰和呼吸一样的必不可少的。每天上班前,所有人都会向自己的神祷告。在家做祷告,到公司每到特定的时刻,全体员工都停下手头工作,一起闭上眼祷告。我亲眼看到过,他们就算在做生意,也会停下来,三十分钟的祷告,诚心诚意。
每年都有斋戒,节食。有的是几天,有的则是几周都不进食,或者只是晚上进一餐。宗教信仰的力量是我们没有信仰的人没法想象的。可是这是一个文明,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耆那教徒对于自己的饮食是与生俱来的严格。他们一生都只吃素食,并且素食只能是生长在地面上的植物。土豆,胡萝卜,洋葱等等这种长在地下的,没有见过光,他们也是不吃的。
偶尔有一点阳光,将窗外鸽子扑腾的光影投到客厅墙面上。我们去了一个纪念品市场游玩,名字叫库拉吧。这边有很多石头雕的纪念品,雕成大象,佛的样子。晚上走路去海边吹风,很多好看的小孩,眼睛大大的,有长长的卷翘的睫毛。小伙子们都习以为常地勾肩搭背,手牵手,我们这些外来客看得目瞪口呆。
因为每个人都有信仰的神,有些信仰不同的神,所以各种神的节日很多,每隔几天就看到外面在热闹庆祝一个节日,每隔几天公司就放假,也是因为一个什么节日。
几乎每个男人手上都有新旧的红手绳,这也是因为他们每年有一个节日是专门为兄弟姐妹情而设的,妹妹们编织红色手绳送给哥哥。
有一个节日,是小孩子们叠罗汉的节日。再次感叹他们节日可真多,并且难得的是,民间一直很认真地在庆祝这些大大小小的节日。
印度行在印度,阶级仍然很是森严。也有不少贫穷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我们认识一个印度男孩,刚刚满25岁,准备结婚了,一个月1000美金的工资算是非常可观,但在孟买是没有办法买房子的。
他说自己是乡下来的,家里生活很艰苦。那时候才十几岁,他最初只是在这个行业市场打扫卫生,每天都在公司门口寻找工作机会。 他终于进入这个公司,从最开始的理货,慢慢做到销售,然后他经过自己的多年努力坚持不懈,在大公司做到销售经理的位置。他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努力向前辈同事学习,主动找国外客户聊天,现在英语也是突飞猛进,自己手中也已经有很多国外的客户。
在网上常常看到印度人的一些行为习惯,常常让人难以理解,似乎也很容易理解。
从印度回来,像是从一场奇幻而秾丽的梦里醒来一样。常常回味,那似乎是真的,也似乎那么不真实。而这个梦,让人想要再梦一回。
印度行 印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