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写作》
作者:芝本秀德
提升写作能力的七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就是“确定信息”
事先明确自己想要说什么。
第二个步骤是“分析读者”
分析读者,指的就是了解读者。谁会是读者、读者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掌握了哪些背景知识和事情的进展情况、关心的问题是哪些、喜欢的表达方式是什么、与自己的距离在何种程度,这些都是我们要把握好的。
第三个步骤是“收集点子。
收集点子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一条一条地写下来
把想到的东西自由地一口气写下来。不是一上来就写文章,而是先把想要传达的意思全都分条写下来。然后进行归纳、调整顺序并将其组合起来。
(2)写在便笺上;
用便笺的话,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替换及分组。分组的方法有:亲和图法、KJ法。
亲和图法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
1.把点子(想法)写在便笺上;
2.对便笺进行分组;
3.对各个组贴标归纳。
就这样把想到的点子(想法)写下来,然后,对这些点子进行分组,将相似的放在一起,不相同的分开放。重点是,不要根据“词语的相似性”来进行分组,而是边自问“这个到底指的是什么?”,边考虑“相同吗?不同吗?”来进行分组。用词语的相似性很难产生一些新的想法。
在以“相同吗?不同吗?”进行思考并分组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小组之间也存在“相同或不同”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再把相似的小组归到同一个大组中。
最后,思考如何“用一句话来表达”每个组的中心思想,为每个组贴上标签。
(3)在白纸上自由地写下来;
这个时候,并不用考虑结构、顺序等问题,只是单纯地把想法写下来就可以了。想到什么写什么,自由地将思维发散出去,这是非常重要的。
(4)使用大纲编辑器(Outline Editor);
(5)把书当成点子抽屉的把手;
“把书当成点子抽屉的把手”指的是从阅读中得到启发,从而引出自己头脑中的点子的方法。
(6)储备想法。
第四个步骤——写概要
概要指的就是“轮廓”。在文章中也叫“架构”
思考把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流程、顺序进行传递。也就是说,确定说话的顺序。
第五个步骤是“写草稿”
选定概要的框架,根据这个框架,想到什么写什么。切记,不要想着要写得很完美。说到底,就是粗略地写一下,一开始没有必要写出很有说服力、很漂亮的文章,请抱着扔掉初稿的前提来写作。
第六个步骤:推敲,修改。
推敲指的是“文章写好之后,一遍又一遍地重读、斟酌。
写作技巧
写文章时需要注意的三个原则
(1)一个词/一个意思;
(2)一个句子/一个点子;
(3)一个段落/一个主题
写作基本技巧的第二点就是,连词的使用方法。
这本书中,将连词分为了六个类别。即“解说”“证据(因果)”“示例”“附加”“转折”“补充”。
解说”关系连词就是对主张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的连词,例如“也就是说”“换言之”“就是说”“总的来说”等都属于表示解说的连词。使用这些词语,就是对说到的事情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证据(因果)”关系连词指的是因为A,所以B; A,原因在于B,这样的形式。展示了事情的理由、证据。“因此”“所以”“原因在于”等都属于证据(因果)连词的范畴。
示例”关系连词指的就是“例如”这样的词。
附加”关系连词指的就是“并且”“而且”“还有”“与其……不如……”等词语。
转折”关系连词指的就是与主张的方向相反的连词。除了“但是”,还有“可是”“不过”“却”“然而”等。
补充和转折相似,在更侧重于强调原来的主张时使用。
有意识地使用连词,就能很好地将“逻辑”传递给读者。故事条理实际上就是逻辑的重叠。
要想有逻辑地写作、说话、思考问题,就要着眼于事物之间的“关系”。关系,除了用刚才提到的那些在写文章中需要用到的“解说”“证据(因果)”“示例”“附加”“转折”“补充”等连词来表示以外,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种类:
原因和结果、输入和输出、抽象和具体、整体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