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白茶茶世界简 • 茶

技艺传承,低温成茶工艺综述

2019-03-19  本文已影响1人  bf201a77ee24

白茶,不炒不揉,只经萎凋与干燥。历久弥新,越陈越香。

在返乡制茶之前,我对白茶的认识仅停留在“晾白子”阶段。返乡制茶后,我们遍访乡间传统制茶师傅,收集各种文献资料,自学科班教辅材料,不断的与茶师、茶友切磋交流。

制茶这几年对白茶工艺的理解在不断加深,也在不断的改进。从萎凋与干燥;到萎凋与低温干燥;再到自然萎凋与低温干燥。

通过对白茶传统技艺的学习传承,制茶理论的系统学习,传统工艺实践结合现代制茶理论。我们开创了自己独有的白茶工序:自然萎凋、并筛、走水、初晒、消青、挑拣、复焙、装箱等,这一套自成体系的繁杂工序,以自然萎凋低温干燥为核心,自成一格。低温成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生物酶的活性,利于白茶后期转化,使得白茶历久弥新,越陈越香。

通过这几年的坚守与坚持,越来越多的茶友认可了低温成茶,并从低温成茶的转化中喝到了惊喜,有不少茶圈朋友希望更明晰的了解低温成茶工艺,也有不少制茶朋友希望学习和借鉴我们的低温成茶工艺,以下我们对低温成茶工艺做简单综述,版权所有,仅供学习交流,勿作他用!

一、自然萎凋,这里的自然萎凋包含室内萎凋、日光萎凋和复式萎凋,只要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萎凋我们都是接受的,给与萎凋中的茶叶最舒适的走水方式,白天气温高湿度低,以失水为主,物质变化也十分迅速;夜间温度低湿度大,茶叶以走水为主,物质缓慢变化。在这一快一慢中,茶叶经历两天左右的自然萎凋,茶叶中的内含物质也在不断发生转化。

二、并筛,当茶叶萎凋至七层左右干度的时候,判断依据主要是叶片发硬变干,茶梗还有韧性时即可并筛,视天气和茶叶状态,将两筛、三筛甚至更多筛并至一筛,以进行后期走水转化。

三、走水,当茶叶干度达到8.5至9层干时,可将茶叶收拢装筐进行走水操作,将整筐茶叶置于干度适宜的空间,让茶叶内部水分逐渐向外扩散,走水过程同时也是物质转化的过程,茶叶堆积装筐有利于提高微域温度,促进物质转化。

四、初晒,走水近一周左右,茶梗内部水分逐渐向外散失,这时可挑选晴好天气,将茶叶薄摊日晒,以去除多余水分,进一步促进物质转化和茶香形成。

五、消青,初晒后可将干茶装箱或装袋,此时干度尚未达标,茶叶中含水量依然偏高,茶叶中各类物质还在比较迅速转化,各类青气物质会不断转化和挥发。装袋或装箱存储于干燥茶仓,隔十天半个月观察茶叶变化,查看青气消退情况,如若转化到位,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六、挑拣,当青气消退差不多之后,在晴好天气进行挑拣,将黄片、蜡片以及非茶叶类等杂物挑拣干净,进入下一工序。

七、复焙,挑拣干净的干茶可进行复焙,根据茶叶含水量情况,使用46度左右烘焙温度,进行烘干处理,时间视干茶含水量情况从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不等。

八、装箱,趁干茶还有余热,装箱密封,入仓存放。

以上各工序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据天气、原料、场地等进行适当调整。低温成茶整个工艺周期历时半个月到三个月甚至半年不等。白茶制作看似简单的只要萎凋与干燥,实则奥妙无穷,各家大师都有自己的独门秘技,一款好茶往往要耗费十分心力。

正因为白茶制作看似简单,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制作白茶的队伍,然而大家对工艺的把握又太急切。作为政和低温成茶的首倡者“民艺工坊”,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分享一些工艺心得,同行交流,共同提升制茶技艺,让政和白茶品质越来越好。

更多工艺细节论述可查看往期文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