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关注你,但不是你的粉丝
-1-
上世纪九十年代,不管有名无名,都要印个名片。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没有个公众号、头条号什么的,都不好意思跟合作伙伴打招呼。2014年,我开通了我的第一个公众号,在它上面,我倾注了许多个日夜,把各种自认为有用的文字贴上去,有转载的,也有原创的,那时还没有原创保护功能,大家都是你复制我,我粘贴你,大概是因为下手早,粉丝居然很容易就达到了几千上万。
中国第一张名片?有段时间,我还有点儿小膨胀,居然认为把公众号搞这么火一定是自己的本事,因此有股想辞职单干的冲动。
一位妹子来找我,她在广西卖卷味儿螺蛳粉。她说:哥,你能不能教教我搞个公众号?
这位妹子不仅长相甜美,皮肤白皙,而且很会办事,啥也不说先给我邮了一箱螺蛳粉。说实话,我还真吃不惯这东西,可是态度这么好,怎么也得帮帮忙不是。于是,我亲自帮她用身份证开通了个人订阅号,我还像老师教学生一样,把怎么增加素材、如何排版、最后又怎么群发、该怎样取标题吸引人等等说给她听。
在我的帮助和建议下,她很快群发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头像用了她本人无须美颜的照片,内容虽然简单但很朴实,排版居然用浅色字更显得清新淡雅,末尾又写上:愿交天下所有好朋友,关注我,“喂”你螺蛳粉吃……
仅仅三天不到,妹子的粉丝就破了小三千,过了一个星期,已经到了两万,这么多粉丝让她感到惊喜,让我也觉得非常意外,你想想,我用了几个月,吭哧吭哧的码字,没白没黑的,也就八千多粉丝,人家几张厨房配菜图加彩蛋背影照片就完胜了,真是应了那句: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啊!
不过,没过几天,她就又来找我,她说:哥,为什么有的人关注我,却从来不提买螺蛳粉这件事儿?
-2-
我告诉她:有的人关注你,但不是你的粉丝。
我听过一些互联网大咖讲的公众号“变现”逻辑学,还有各种营销推广,他们普遍讲到:粉丝不是客户,从粉丝到客户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但我认为,真正的粉丝就是客户。那些关注你的人,很可能只是关注你,看你的动态、走向,了解你的行情,但不是你坚定的支持者。
这样的人不仅有,而且还大有人在。举个例子,在朋友圈里发一篇原创的文章,圈里的“好友”通过文章了解了你的公众号,然后订阅,你觉得这事儿是好事还是坏事?急于要粉丝累积的当然觉得是好事,但对于我的一位朋友,这就不是好事。他办这个公众号,压根儿不想让熟人特别是同事或领导知道,因为他们一旦知道,就对他干什么一清二楚,而且他说,这些人不仅不会帮忙,还会坏事,单是整天盯着你干什么就已经很别扭,哪一天弄不好给你参一本,恐怕情况更复杂。
好朋友,好闺蜜,应该相互补台有位头条号的小兄弟,他给我打电话,说最近非常苦恼,他的头条号有位粉丝是他前女友,而他发布的内容都是和现女友拍摄的生活视频,点点滴滴,暴露自己,娱乐大众,顺便赚点儿外快。但是发布的每篇视频下方都有前女友略带恶毒的讽刺和攻击,他也不知道前女友是怎么关注和搜索到的,大概头条有推荐功能吧,现女友让他举报投诉,没办法他照做了,虽然前女友不再点评,但他却没有了当初的快乐和放松,索性不再做了。
所以,有的人关注你,他不是你的粉丝,而是监视你、掌握你的人。这些人不捣乱就算好的了,你还指望他转化为你的客户甚至变现消费吗?
-3-
前一阵子,我的兄弟小强哥把自己发表在各类报刊、网络上的文章整理了一下,他也是闲的没事,挂在某内容交易平台,没想到,购买的人竟然比比皆是。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我,我给他分析:一定是有人需要这种东西,而且需求量还不小。
于是,他开始鼓捣建个微信群,把他公众号的粉丝和购买内容的客户拉进群里。当然,为了“壮壮门面”,他也邀请了我们这些八竿子沾不上边的朋友们滥竽充数。群里开始的氛围不错,我们也不懂,选择闭嘴。只看到一些人咨询写文章、买资料的事儿。
后来,小强哥突然踢掉了不少人,我一看,里面好几个熟人都不见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很生气地告诉我:熟人坏事儿啊!
情况是这样的,新进来的“客户”很有心眼儿,选了群里前十几个人挨个加了一遍,我当时也收到加好友提醒,不过因为没有业务关系就没加。估计是其他几个人有加上的。新“客户”问这些加上的人,这个群是怎么回事,这些熟人肯定没说什么好话,让这些客户最后选择了退群,这就相当于砸了小强哥的牌子。
面具能吃吗?实际上,小强哥人不错,讲原则,重情义,写文章也更是没得说,文字常见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央级媒体报端,发东西是很讲良心的,整理的素材内容也是物有所值。只是那些所谓的熟人,一大部分是小强哥自认为关系不错的“同行”,有的熟人知道小强哥这么搞,自己也去搞了,甚至把资料、客户都拉到他们那里,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让小强哥白白损失。还有一位所谓的朋友,未经小强哥允许,把资料已经挂在平台出售,还假惺惺向小强哥申请挂出去的资格,真搞不懂,你都做了,还装什么?
为了避免一些所谓的熟人从中作梗,小强哥也是很有办法的,他设定了进群门槛,凡进群要交费,从99、199、299不等,这种办法非常奏效,真正需要他服务的人毫不吝啬的交费进群,而那些观望、学习甚至坏事的人被挡在了群外面。
所以,我们要做成一件事,要赚钱,要成功,除了不懈的努力,还要把你想当然认为能够获得的帮助抹去,有些人的帮助,特别是你认为的熟人的帮助,不是真正的帮助,只是你想象出来的,是一厢情愿,他们不会帮助你,只会给你设障,坏你事儿。
正因如此,做事重要,识人更重要。
-4-
码字抒情,作文写意,越来越不想在朋友圈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即使写在自己的公众号、头条号里,也极少去转发,因为不想让有些人知道我的心情、我在做什么以及我的规划设想。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在简书里写写东西,这里的人也许都和文字粘连着不解的情缘吧,总之比别处更有情调,更懂倾听。这里的编辑和老师更会尊重写作者的能力和情感,即使退稿也会收到一封委婉的退稿信,最主要的是,这里的熟人不多,大家忙着挣钱养家,谁会在乎你,这最好不过。
最近准备把自己管理的N个社群做一次大清理,原因是我们所做的东西(产品、服务),70%以上的IP流量来自社群外的家长,社群里的所谓朋友都是我们盛情邀请而来的,为了让大家高兴,我们甚至舍弃团队里小伙伴的双休时间为了他们家的孩子包装、走秀、上镜、发布,有的家庭“熊孩子”、“熊家长”现象非常普遍,我们施以关注、跟踪和帮助,免费送育儿资料、发活动邀请,而对于他们宁可抢红包、发广告、为微商代言转发也不参与、总是爱答不理的表现,着实的震惊。
所以,对于他们,我们只能请出。有人说,你这是赶走粉丝、逼走客户,但我觉得,他们从来都不是粉丝,也永远不会成为客户。
你没有资格挥霍免费大概是习惯了接受免费的“用餐”,所以久而久之就忘记了自己是“食客”的本质,觉得一切理所当然。免费的心理有点儿变态——不用白不用、不在白不在、不玩儿白不玩儿,不X白不X……,而且为数不少的人不会珍惜免费的资源,有的属于并非刚需,也叫可有可无,有的是根本没有能力去享受等价的服务。所以,免费一旦升级为收费,会有一些人放弃“蹭”,转而去“蹭”别人的免费。你觉得,他们会在你这里消费,然后成为你的潜在客户吗?
所以,我们永远要明白一件事情:有的人关注你,但不是你的粉丝,他只是一个路人,甚至连路人都不如,只是一个影子。我们不能在这些人上面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人生有限,把爱和价值传递给需要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