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分享的是心事,不能分享的才是病痛
“早产老太太”碎碎念。
一个月前,去医院检查肺部,吹气,差点晕倒在检查室,但结果出来是没病,医生也说,不至于呀,你不会吧!
第二天,吃顿饭,吃晕了!
找个诊所,量血压,医生号完脉说身体太虚弱,慢慢养起(去)我让给点药,他拿了一瓶谷维素,配着兰大一院开的药,确实感觉见效快了,头不怎么晕了。
每天送孩子上学,三十几分钟路程,走到学校,浑身无力,回到办公室要休息一会才行。
再然后,一天比一天腿软,踩地上,感觉不到腿部的力量,头晕 眼花 听力下降,又去医院做CT,没脑瘤,那就慢慢吃药吧!
一个不怎么吃药的人,每天吃药很积极,身体还是不给力。
吃药这段时间妈妈帮我分担了做饭,家务的工作,我每天回家就是躺平,孩子也不再让我参与她作业了,磨磨唧唧的毛病同时改善很多,她自己管自己,我很欣慰。
不想吃药了,搁置几天,情况总是好两天,难受两天,像有病又像没病,总之身体还是不完全舒服,那就不舒服时再吃点药。
身边有人说检查都没病,无病乱呻吟。
后来娃他爸说他的老领导扎针好,带我扎针,促进血液流通。扎了两天,实在有点远,又把这件事往后放放,到现在看病钱还没付,但百度又说,配合针灸管用,要继续扎下去才好。
中药吃完没几天,胳膊很酸软,拿手机还是很难受,连手指头都很懒的感觉,指尖,脚尖稍微受到压迫就麻麻的,人的情绪很难控制。
我知道也没什么大病,但从小到大,没有一次生病一个多月还好不透彻,心理诚惶诚恐!
人整体没什么压力,还是喜欢把心底的情绪释放出去,一贯高调,做人怕太安静,更怕不被理解,怕孤独。
今天想起朋友几年前,看我精神状态不好,要帮我,找她弟弟问药。她让我说症状,我一直是不到病显现出来,不会主动找医生,就搁置了。
给老吕发完信息,一会就联系好弟弟(年轻有为的中医硕士,才俊专家)给了我联系方式,这让我又对长久不联系的友谊感慨了一把。
不管任何时候只要需要,不管多久不联系,能帮时总不含糊。
尽管我不会照顾人,常常有点随心所欲的不管不顾,但这个小姐妹总是不嫌弃。
通过公众号,把症状发过去,弟弟诊断为:虚劳,肝肾亏虚,气血失调,单凭这个诊断的字面意思,我觉得跟前几个医生诊断无二,那便把开的药吃了就行。
放下手机又觉“虚劳”两字有点耀眼,查了查才知道,这病症对上了,结合自身情况,确诊了!
至少不用怀疑得了什么癌症。百度一下,确实也如第一个大夫所说——“养起”!
今天实在不舒服,各种蛮不讲理骂完娃他爸,他照着老领导的建议提回来两盒补血药——生脉饮(女性同志可共饮),药也照喝了。
躺沙发上,想来想去,这病症,这病因,在这太平盛世,幸福年代,竟然莫名伤感,倒也不是病入膏肓的伤感,只是我也没干过几件大事,做过几件令自己满意的好事,就升级为一个“早产老太婆”荒缪的有点眼泪汪汪。
本来以为人是突然老的,想想前几年眼神疲劳,朋友都说看着疲惫,再到今晚才后知后觉,罗马不是一天走到了,只是到罗马再下马,才知道颠沛流离,散架了。
如果说不伤感那会配不上我忧郁“杯具”的气质,如果说很伤感,也配不上我“大大咧咧”的气质。
慢慢养着,不是大病,只是有点不容易好,我知道哪些从辛苦中走过来的人,最后都谢的很早。
我给娃说了情况,娃回去写作业,没四十分钟平时用三四个小时干的事完成了,我让她练琴,她也认真的去了,再不喊妈妈陪。
我要提前教会她生活,让她理解生活的本质,这点无关身体好坏,也算未雨绸缪。
多么伤感的话题,本来不想整天思虑来思虑去,但是我也想让大家知道。
人还会这样生病,会累病,想多会生病,长期压抑会生病,超负荷承受会生病。
在今晚之前我觉得至少我不会以这样的方式生病。
最近我重新静下心读书了,我也有了继续写文字的欲望,信念和理想总能让人燃起精神的火种不是吗?抒发和排解总能让人自我开导不是吗?
又絮絮叨叨了一番,我知道朋友圈有好些关心我的朋友,我写给自己看,也告诉大家,我是真的有点病了,不是呻吟。
对我来说,不管伤感或是幸福,分享出去,就不是心事,不能分享的才是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