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人,皆是真味
------于永正《杨氏之子》课例研究
王瑜 11月16日
我在职业中找到归属感杨转眼间,党玲芬小组课例研究的日子又到了,10月19日晚上八点半,我们小组共读了于永正老师的《草》一课,我的视角仅局限于主持人给出的三个方面,我们交流的节奏很快,二宝刚满月,我还有点应接不暇,11月19日第二次课例研究,二宝两个月了,我仔细读了于老师的《杨氏之子》,发现了很多自己缺失的教学技巧。这些技巧在我自己的课堂上显得十分直接、干瘪、生硬、缺乏艺术性,对比于老师的课例,审视自己的短板。于老师的课堂智慧、真诚、顺势而为。让我相信,有一种课堂趋向完美,令人回味无穷,自叹弗如。
一、于老师是怎样引导学生理解杨氏之子“甚聪惠”的?
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甚聪惠”时,先在前文作了铺垫,点明“惠”是通假字“慧”,意思为聪明,甚聪惠就是十分聪明,在后来的嚼文嚼字阶段,于老师问学生从哪里看出小孩很聪明,学生从杨氏之子的话里找出了他的聪明。又从细节---应声答曰感受到小孩反应灵敏,后来有让学生找聪明还表现在哪里?学生找出来小孩会听,自我认为这一点---反应快,是很不好找的,在这里我有点怀疑,这些孩子真善解“师”意,那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怎么办呢?
恰好党老师在交流时问到了我们这个问题,如果学生回答的与老师的预期答案不同怎么办?我仔细看看课例,想了想觉得老师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如,于老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如果这里不是
‘应声答曰’,而是,思考良久,那么你们觉得小儿还聪明吗?这里反映了小儿的聪明体现在哪里呢?”学生肯定就会明白——反应快也显示小儿的聪明。
我帮于老师想了一个莫须有的回答,是不是颇有于老师讲课的味道?为此我暗暗得意了几分钟,自我陶醉这凭空构思出来的情境和问话。
许君平的话中话,所以小孩子才能有接下来的快速反应。接下来于老师总结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有三点:会听、反应快、会说,我觉得于老师首先在备课时对“甚聪惠”挖掘的很全面、很细致,所以才有了在课堂上的层层递进式的提问。
因此只有老师课前把内容备全面了,才有师生课堂上精彩的呈现,于老师抓住了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的课眼来做文章,归纳的非常好,重点就要用重头的时间来讲,这就是所谓的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吧。
二、于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的策略是什么?
于老师在上课伊始就强调了表情会说话,这就为表情朗读埋下了伏笔。在后来让学生初读全文的时候,他运用比喻句(一辆车行驶在不平整的路上,以及一辆车行驶在平坦的路上,很顺畅。)来评价学生,没有单纯说是好还是不足,这样的评价非常生动形象,而且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为枯燥的文言文学习增添了趣味性和艺术性。
此外,于老师在分析孔君平是在逗小孩玩还是讽刺挖苦的问题时范读了全文,在范读之前他让学生注意他的表情,这样的范读不仅仅是声音变化的读,而是有表情的范读。表情是会说话的,再加上于老师面容和蔼、表情幽默、动作风趣,所以范读效果非常好。
课堂伊始,于老师在评价第一位学生读这篇文言文时,学生读的不好,于老师说:“听你读这篇课文,感觉就像是一辆车子走在不平整的路上,磕磕绊绊,一颠一颠的。”我注意到了于老师评价语中的这个“不平整”,我在疑惑他为什么不说“坎坷”或者“崎岖”这类更好的词?五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不难,我想了想感觉这个细节再次映证于老师的课就是这么语言朴实、平易近人,让学生不用费神就知道词语的含义,想起自己有时候在给学生解释一个词语的时候,没有关注到学生是否真的从我的词汇和讲解中获得真正的理解,而是自己认为学生应该能听得懂,用更加复杂的词汇去解释,这就容易难上加难,人为地给学生和语文课造成了无用功,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感。
由此我明白,课堂上与文本内容无关的词语和句子,要尽可能的简练、简单、易于辨识,不给自己和学生增加负担。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时间花在解决重点和突破难点上,以及拓展练习、课堂迁移,这些更有意义的内容上面。
这也充分体现了于老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当老师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理念之后,你的一切语言和设计都是理念的体现。
三、于老师进行的文言文教学,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里?为什么?
1、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于老师让学生扩写课文的练习,这里是翻译后的扩写,我以前认为上一节课就讲一节课的课标内容,围绕重难点设计内容和活动,从未想过要综合运用语文各种训练,此时我又一次深刻理解了于老师注重的听说读写训练,就是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有这四方面的呈现,内容和时间比重或多或少,但一定会有,正是因为坚持这四方面毫不动摇,才有了语文味的千般风采。就像炒一道菜,离不开油盐酱醋,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那总归是一道可口的菜,不像有的菜根本没放盐或者几乎没有油水,这样就觉得精神不够,有失偏颇,跑偏了语文教学的中心和滋味儿。
2、给我感触比较深刻的还有于老师讲话的技巧,他有很多给学生提出要求和任务后,又做了简单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扩写文章方面。如于老师说:根据这句话,请你想像一下杨氏小儿长什么模样?注意,相貌描写一定要体现出他的年龄、聪明。第一排同学就扩写这句话。我认为这句话信息量不少,于老师首先明确指出要扩写的内容,然后又提出了扩写的要求,相貌描写要体现年龄和聪明,你看,“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于老师对于其他外貌没有要求,但是这两点是必须写的,这就暗暗说明了扩写的要求,原文中的信息一定要在扩写时有所体现,其他不做要求,合理即可。
3、于老师分组训练学生扩写,这样非常科学,节省了课堂时间,又完成了协作任务,分层次写作,有趣新颖高效。
4、于老师的高阶评价非常值得我学习,如:很有文采!通顺、流畅。这一段描写十分精彩。掌声。这些丰富多彩又恰如其分的表扬值得我们学习,具体而走心的评价语言是可以让学生回味良久的。这比“好”“很棒”“非常不错”“太棒了你”要高端的多不是吗?因为你评价的是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思考习惯,并非是他们的聪明,表扬学生聪明,他们就会自以为很聪明,就不会下功夫努力深入思考和学习了。而且于老师综合评价完,还要再详细地说一说好在哪里,这时候于老师常常会使用一些比喻句,形象生动又给语文课增添了不少趣味性。如:“听你读这篇课文就像一辆自行车行驶在平坦的路上。”
于老师首先对文本有自己深刻的解读和认识,这是基于他多年对语言的敏锐,对语文的热爱及灵活把控,其次是他严格按照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为抓手,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渗透并反复操练,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语文味儿从老师口中变成了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教室的场中,浓浓语文味、朴素又真诚,既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颇具语文的时代意义。
你发现了吗?为什么名师的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正如李吉林老师的《萤火虫》一课?在那没有电脑没有大屏幕,甚至没有幻灯片的时代?一支粉笔写春秋,一张嘴巴说天下!因为所有学科都是要归于常识性的学习,回归语言的思维和魅力,回归情境启发及深度思考,用有灵性的语言装饰我们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在课堂上有引入、启发、点燃、生发、建设、回馈、归纳、聚光。思维的灵动和语言的精妙都映证着一个师者的人生态度,课如人,人如课,万般风流,皆是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