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村庄》
最近一个月跟着江老师读《一个人的村庄》这本书,感觉它特别有趣,看完这本书,我什么烦恼都没有了,特别神奇,是时候给这本书做个总结了。
这本书带给我的快乐
每天临睡前看一两篇文章,整个晚上连做梦都是甜的,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梦中的我坐在爷爷奶奶为我搭建的秋千架子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听着身边小鸟清脆的歌声,一坐就是一个上午。
雨过天晴,和奶奶在门口玩摔泥巴,把泥巴使劲揉搓,最后做成一个“小碗儿”,做好后,奶奶倒扣着使劲儿往地上摔,然后就会听到“嗙”的一声,“碗儿底”开了一个大口。而我每次都是弄成一块,然后又不厌其烦的继续玩,虽然没有成功过一次,但玩泥巴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早上醒来看一篇刘亮程的文章,一整天都在快乐中度过,不论生活多么艰难,工作中有多大的烦恼,我的内心都能坦然面对。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微乎其微,工作能力强不强,生活幸福不幸福,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对一个细菌来说你啥都不算,一个病毒可以打败所有人。我们从出生都生命的终结,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多少财富也带不走,所以自在随心就好。就像刘亮程一样,跟大自然对话,跟花鸟虫草对话,活得怡然自得,令人羡慕。
做一个黄沙粱的农民是很快乐的事情,可能比美国总统的日子要舒畅很多,我们一样要经历生老病死,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上帝不会说这个人厉害就让他永生。
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改变一条路的命运,改变一匹马的命运,改变一棵树的命运,我们干不成大事情,但是改变村庄的小事情还是能做到。
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
我心境的变化全拜这本书所赐,他的每篇散文都是灵魂之作。他写树,写狗,写马,写牛,写铁掀,写虫子,写老鼠,凡是我们人生中能遇到或听到的动植物都会在他的笔下呈现出来,仿佛你和这些世间万物都融为一体了。就像庄周梦蝶,是庄周进入蝴蝶的梦境?还是蝴蝶进入庄周的梦境?谁又说得清呢?
在作者的笔下,人和狗儿经历的事情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们名字不同,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想反人和狗有很多相通之处,我们都一样要经历生老病死,在这一点上何其相似。
我们老家人喜欢把孩子叫狗娃,那是一种宠溺的叫法,叫的人心里充满慈爱,被叫的人感到了对方的怜惜,不会因为这样一个称呼让人心生不快,相反都知道这是一种善意的叫法,是长辈对晚辈的宠爱。我常常高兴的时候就叫我儿子为狗娃,问他:“狗娃,你中午吃什么饭?”他很自然的回答:“米饭。”并不会因为我这个称呼而生气。我们也经常这样喊店里来买书的孩子,他们也并不排斥,或者当狗娃已经习惯了。有时候我想为什么不叫孩子为猪娃,兔娃,牛娃呢,这也从侧面说明人和狗之间的距离很近,小孩子不就跟狗狗很像吗,所以作者才会说狗生就是人生。
刘亮程写病也是一种生命,在春天暖暖的阳光中苏醒。它们很猛地生发时,村里就会死人了。这时候,最先走出村子挥锨挖土的人,就不是在翻地播种,而是挖一个坟坑。这样的年成命定亏损。人们还没下种时,已经把一个人埋进土里。
他们经过了冬天的寒冷,却在春天来临之际告别了这个世界,人生就是这样,你以为春天来了,实际上它才是你生命的句点。
刘亮程写道:马老得走不动时,或许才会明白世上的许多事情,才会知道世上许多路该如何去走。马无法把一生的经验传授给另一匹马。马老了之后跟人差不多。它一辈子没干成什么大事,只犯了许多错误,于是它把错误看得无比珍贵。总希望别的马能从它身上吸取点教训。而那些活蹦乱跳的马儿,从来不懂得恭恭敬敬向一匹老马请教。它们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去走错路,老马不也是这样走到老的吗?
这段哪里是写马呢,这是我们人类所做的事情啊,当有人老去,他在临走前总有许多话要留给年轻人,可是青春飞扬的年轻人谁会在乎?好多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尝到人生百味,二十岁的年纪不会想到四十岁,八十岁的日子。这些老人年轻时别人也这样教导过他们,可他们当时又听进去多少呢?人总要自己经历很多事情才会明白很多道理,可当明白的时候已经于事无补了。
记得奶奶去世前几年就经常跟我说:娃娃,能站起来能蹲下才是好汉。我心想奶奶老糊涂了,说这话。当时我还年轻不理解,我一直觉得人要行的正,坐的端,不向命运低头。到现在我才突然明白,奶奶那是吃了多少亏才悟出的道理。我们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对小女子也一样适用。
跟老妈去逛街,遇到不喜欢的东西,我就会挑刺,说些不好的话,妈妈总在一旁打圆场,对老板温和的说,东西真好,然后才会拉着我走出店里。我心想老妈什么时候活得这么谨小慎微了。
现在我也开始对一切事情谨小慎微起来,我也很怕说错话得罪人,原来生活真的会改变我们。我也会为自己干了很多错事情而内疚,这在以前是我从没想过的事情。
前几天看过这样的文章,一个人退休后学习炒股,本来攒的钱足够养老了,可是他还不知足,想要得到更多,最后一分钱没赚到,反而把自己的养老钱全部搭进去了,得不偿失。
我对门的叔叔经常说人多大本事就吃多少饭,人七分命挣不到八分去。说这话时他心里又有多少无奈在里面。叔叔年轻时家里境况很好,别人都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叔叔靠着祖上传下来的家产过着富贵的生活。当别人开始奋斗的时候,他在安乐窝里躺得太久已经飞不起来了。
余华小说中的徐福贵从出生起就享受荣华福贵,但他年轻时对于富足的生活不知道珍惜,肆无忌惮地挥霍时间和钱财,最终一步步走向落魄,晚景凄凉。
我们每一个人孤零零的来到人世,也终将孤零零的离开,没有人会陪伴你一生一世,所以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不要过度依耐任何人。
年轻时谁不觉得自己是英雄?可当我们奋斗了半生,却发现自己离当初的目标太远,就算得到了金钱地位,可谁还能保有初心,所以才有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希望我们不论在生活中经历多少风风雨雨,都能保持一颗童贞的心,不管生活给我们多大的磨难,我们都能回报生活以微笑。
最后的时光
刘亮程在最后的时光中写道:当我成一锨土,我会不会比现在知道的更多。我努力地就要明白你时,却已成为你田野上的一粒土。下一个春天,我将被翻过去,被雨一遍遍淋湿,也将在一场一场风中走遍黄沙粱的沟沟梁梁。
黄沙粱,当我忘记时间,没有把最后的时光留给你。当我即将离开,我会祈求你再给我完整的一个日子。
我将不再走远。静坐在墙根,晒着太阳,在一根歪木旁把你给我的一天过完。
最后,让我在最后的时光回到屋里,点着炉火,像往常的每一次。无数次。
天已经全黑。我将顺着你黑暗中的一缕炊烟,直直地飘升上去-我将逐渐地看不见你。
我将忘记。当我到达,我在尘烟中熏黑的脸和身体,已经留给你,名字留给你。我最后望见你的那束目光将会消失。
那时候,你的每一声鸡鸣,每一句牛哞,每一片树叶的摇响都是我的招魂曲。在穿过茫茫天宇的纷杂声音中,我会独独地,认出你的狗吠和鸡鸣、你的开门声、你的铁勺和瓷碗的轻碰厮磨……我将幸福地降临。
我们终将老去,也将变成这世上的尘土,在生命终结的时候,我们会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里这样写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们普通人能做的是让自己不虚活这一世。
人生本来就是苦的。隐入烟尘是最近很火的一部电影,剧中桂英对马有铁说:“早知道嫁给你那么幸福,拍照的时候我就该笑一笑!”他们两个是被家庭和社会抛弃的人,直到四十岁才走进婚姻,桂英身体残疾,马有铁一贫如洗,在一起生活后,两人抱团取暖,生活渐渐变好,就在他们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生活又一次跟他们开了个玩笑,桂英在给马有铁送饭的路上掉进水里淹死了,马有铁的世界坍塌了。
全剧,句句不提苦,却苦出天际,句句不提爱,却爱入骨髓,马有铁一辈子第一次吃鸡蛋,是为了压农药的苦,其实他压的不是农药的苦,苦的是没有贵英的日子吧。这真是让人透不过气,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挑苦命人。真实的让人落泪。来于尘土,归于尘土,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掉!相依为命的两个人,凭借自己双手的努力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房子有了,鸡长大了,鸡蛋有了,粮食也有了,桂英却没了,孤独的人一旦感受到爱,就再也没办法忍受孤独,他本可以忍受孤独,如果他从未见过光,到最后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爱都流向了不缺爱的人,苦都留给了最能吃苦的人。
这就是人生,生活不能撕碎了给别人看,就像张爱玲说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外表光鲜亮丽,内里却已千疮百孔,惨不忍睹……
我们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管生活多么苦,爱才是这世上永恒不变的话题,就像剧中的马有铁和桂英,他们是最底层的人,过着最困难的日子,可是他们相互爱着,有爱也不觉人生苦,再多的苦难,爱可以一一化解。
书已读完,它带给我的思考却没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