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1

2023-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Mr风生

今年开始(包括近期),陆续留意到网络上出现很多关于“男女关系”的讨论。给我的感觉是我们社会的男女对立正在加剧,不排除有别有用心的势力在推波助澜,但需要反思的是,本来就存在的“男女对立”的可能性。当然,人与人之间、阶级之间、男与女之间,天然就存在“对立”。这种“对立”来源于人的多样性,因为人与人是不一样的,老人与孩子之间、穷人与富人之间、男人与女人之间有太多的差别,因为这种差别和彼此之间因为社会关系必须进行联结,造成了“对立”的可能性。因此,既然男与女在具有身体上、思维上具有巨大区别的前提下,又需要缔结“婚姻”这种很亲密的社会关系,就自然而然的拥有造成巨大“对立”的可能性。

但有可能性并不代表“对立”会产生。我们的社会往前看60年和40年的时候,正常男女之间一起参与劳动生产和生活,妇女社会地位也很高,“男女平等”这件话题并不能引起这么大范围的讨论(没有讨论的必要代表着在社会范围内这个问题并不重要)但在经济飞速发展了几十年后的2023年,这样的话题在网络上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想搞清楚原因。

一个可以被男女达成共识的结论是,很多事情女生可以做但男生不能做。比如某学校学生的一个舆论实验是分别拍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结果是后者引起了女生的强烈反应。以及在我国,许多法律上是保护女性优先,我想这条不需要举例子。这些现象的底层逻辑是,我们的社会是将女性视为弱者,在这种氛围下,我们的法律会给予女性更多的保护和谅解,同时形成保护女性的社会氛围,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男性并不感觉到自己被侵犯了。

在这里想补充一句,社会的逻辑一直都是,强者有更多利益,因此弱者在享受被保护和谅解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或者直接的接受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是被占用的。比如传统社会主要的生产实际是男性造成的,因此社会主要的权力也是男性占有,这跟男女之间没有关系,单纯是能者多劳和能者多得,但因为女性的身体结构原因,天然的导致在造成社会生产方面,女性会有更多的障碍,因此法律、社会都在弥补这一方面的障碍,结果就是女性要靠男性养家,传统的男女双方都在默认这一点,也形成了这样一种平衡。

但近些年平衡被打破了,女性不需要依靠男性生活,因为女性意识到自己可以养活自己,同时社会发展到男女的差异对社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小,但根源是我国社会产业结构的改变,根据这个逻辑,当社会发展到人工智能代替了体力劳动时,在社会生产方面的男女差异会越来越低,也就是在整体社会层面,个体男女的社会产出是一致的。还想补充说明一点是,这种变化是我国从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中正常发生的,底层逻辑是男女体质差异性正在被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所缩短。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问题出在,人本身具有的私利性,也就是说如果以前是男性处于弱势,这样的问题也会产生。社会的改变,使得女性能够不依靠男性养活自己,因此从逻辑上讲法律和社会将不再把女性看作弱势去保护,我们的社会氛围确实正在向这个方向改变。但女性希望继续享有此前被保护的权益,这种权益是“弱势”为前提去置换的,这种希望是人的“私利性”所带来的,只不过不同的人表现出来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样就造成了男女之间的矛盾,这样的矛盾尤其是在婚姻或者情侣这种亲密关系里表现得尤其突出,比如“女性一方面想要彩礼和婚后保障,一方面又不愿意承担家庭劳动和生育风险等”,同时在社会层面就会出现“性别一换,评论过万”的调侃,这个调侃的实质其实是男性开始意识到不再将女性视为弱者的表现。但一部分女性一方面不将自己视为弱者,一方面希望社会继续将自己视为弱者。此外,因为资本的推波助澜,女性在不希望自己被男性物化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资本在诱导女性进行消费同时正在通过女性去“榨取”男性,逻辑手段就是“你爱我就要给我买”,部分女性陷入到这种“消费是证明情感”的逻辑陷阱里,同时还把自己的另一半代入了这个陷阱里。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权责相等这些简单的逻辑是适用于人类社会整体的,因此也适用于男女之间。

相关的例子可能并不很完善,但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了比较自洽的逻辑线,以后可能会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在“男女平等”和“男女对立”这个话题里,其实隐含了生产关系的改变和消费主义的流行,问题在于不是每个人都会去留意,大家都是平凡生活里趋向于从众的个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