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方向+持续努力|活该能成功!
随着这两天持续日更,身边朋友不少都会“羡慕”我现在这种状态(为自己打工,做自己喜欢的事)。当我语重心长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愿意,也可以选择像我这样的工作方式时”,得到的回答几乎全然一致,“我们能做什么,没有特长啊”。
一味问自己能做什么,叫固步自封。 一味问自己想做什么,叫好高骛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57316/59c6e4a7de29f960.jpg)
我没有特长。
很多人想到特长,就会一头雾水,这里有几个原因。
1) 很多人感觉自己没有特长。 2)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会的那个,算不算特长。 3) 会的很多,但是不知道哪个特长突出。
对于特长特别多的人来说,就需要聚焦一点。这年代什么都会就等于什么都不会。只要让别人记住你一点即可,其他都是配角。
你若属于前两种原因,那就比较麻烦,因为你打内心深处就觉得自己不是明星,是凡人。你会觉得自己懂得这些没有什么经济价值,或者认为自己懂得这些很多人也都懂。如果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每一期《逻辑思维》都不断地刷新我的三观,世界不仅是一维的,还是多维的。
怎么理解:你懂得未必别人就懂,只是你认为别人应该懂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57316/7bf63858a0aab615.jpg)
你有没有正真的努力过。
我有一个朋友,他觉得自己一直很努力, 工作上没出过明显的错,但是总得不到好的结果。有时候我们是间歇性努力,持续性颓废,努力的过程就是一个连续性的长跑,而不是接力跑。上周你放弃了,这周又打了鸡血想努力一把,其实就是不断归零再重来,任何一件事都是靠持续的小成果一步步的堆积而来的,如果你沉静在自己没有结果的努力里,也只能在错过的路上越跑越远。
当努力没有结果的时候就该停下脚步,多想想,你就应该为此警惕了。你真的很努力,但是你的能力还不够,知识体量还不够大。很扎心的话,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讲,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成功并不是努力的必然。
不要沉静于自己很努力的美好感觉当中,努力是标配,但是永远不代表结果,努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拼出成绩。没有成果,努力有什么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57316/521bdd1cf0ed660a.jpg)
努力也要找对方向。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摩拳擦掌来一次人生总结性的复盘,找到自己优势。
我们先要问自己想做什么,然后看看能做什么,直至未来有一天真的能做到什么。
假设我们要减肥,距离目标减肥从170斤降低到150斤,好了,那么我们减肥20斤,需要做什么。
然后列出我们几十个必备条件。少吃肉才行…… 具备这些,那么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哪些,还差哪些条件,然后拼命满足这些条件,直到减肥9斤,然后8斤,一步步,总有一天,我们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就是站在未来看现在,你就能清楚的知道现在该干什么,怎么做,这就是战略规划。战略规划之后就是严格执行。
如果一个项目和目标,你感觉能力不足,准备不够充分或者考虑还不够周全的时候,最有生产力的事情就是继续准备,继续学习,继续做战略规划。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57316/33b02bcf8be24f3f.jpg)
树立终身学习态度。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让自己不断进步才是真理。
最让我惊喜的3个APP。
01 印象笔记 推荐指数:5颗星
我更喜欢将印象笔记看成个人“文库”。当你看到感兴趣的知识,都可以一键保存至印象笔记。而印象笔记最让我惊喜的地方是,培养知识管理的习惯。
在印象笔记做标签,分类,总结。你可以成为自己的“百度
02喜马拉雅FM 推荐指数:5颗星
吴伯凡老师曾说“知识的盲点不可怕,可怕的是知识的盲维”。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也激励我在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喜马拉雅FM最惊喜之处,让我重塑学习兴趣。
离开校园后,很多时候会觉得学习生涯已经结束了,但喜马拉雅让我重塑学习的兴趣。
03 Xmind 推荐指数:5颗星
Xmind俗称“脑图”,可将你的各种脑海奇妙想法转换成图像展示的神器。第一次与它“相遇”后,已深深不可自拔!
每周复盘工作先用Xmind完成梳理,导入印象笔记存档,实现完美的输出沉淀。
以上。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