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共读读书读书笔记

《精进》03 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2016-06-25  本文已影响90人  金津乐道

《精进》03 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一件看上去复杂的事,只要开始做,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与求职买房想比,小事造成的心理负担一点也不轻,但搞定后者更容易。

书中说的是心理负担,如果是小事做成的心理负担,那解决方法本人觉得可以有如下:写下来(清脑内存);马上做(根治);放弃(选择的权利)。马上做只是其中一种,精力有限,专注可控制。当然图上举的例子是不得不做的例子。交电费水费可以合并,网上一次处理,洗碗拖地也可以合并同时处理。精力管理其中一方法就是合并同类(时)项。

当然本章主要内容为立即行动,我是同意的。太多的事情因为拖延而变得异常沉重,不止于造成心理成本,而且变成了大青蛙(事情严重化),日清日结是有好处的。当然突发事情也很多,不用立即处理的我们要先记下来,这样防止忘事(好脑子不如烂笔头),也算是精力管理(减少脑内存)。

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关于“产品”

将最小化可行性产品发布,然后根据反馈进行优化——“构建-测量-学习”

产品的概念:产品是结果,是对原料素材结构性的整合,是能被其他 人使用和检验,能创造出正向价值,同时也是一种媒介。

关于“准备”

精益创业的思想: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边上场边准备,这样进步更快

关于“批评”

反馈有三,肯定(正面)、否定(批评)和其他(未知)

肯定——坚定心态,增强自信

否定——反思,校正错误想法

未知——发现新世界,让思考更全面

当然“接收”不等于“接受”。成熟心智的一个特点就昌,它能不偏不倚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意见,既不固步自封也不附和盲从。

关于“修正”

精益创业最后一个关键在于勇于自我修正。产品的迭代需要推倒重来的勇气。


关于产品的立即行动,作者举例的“最小化可行产品” ,名词可能有点牛逼感,玩过qq的都知道beta吧,其实就是一回事,测试版本、公测版。

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是先要“有”然后“好”。有勇于推翻重来的气魄。


像PS一样分解任务

多线程任务会出现“任务转换”,这样的任务中断切换会带来损耗。

中断并不可怕,如何将切换损失降到最低,那就是“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三文治模型。

很多时候,你只是需要一个不受干扰、纯粹思考、达到心流、啃核心区的半小时。

工作分层、分类

将单项工作进行分层处理(分解任务)

多项工作进行分类处理(分解后合并同属性任务)

在工作上的立即行动,遇事时养成立即分解出核心思考区,不中断式地花时间强攻下来。这个思维习惯得养成。


三行而后思

复盘积累智慧。牛人总是在前瞻性思维 和总结性思维上非常出色。

行动先于思考的价值

只有在实践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知识的内化和显化

我并不太认同本章节,强调行动先于思考,当然我也是这么一种人,我喜欢实践出真知,但这是更多地建立在对本领域有一定知识积累的情况下,不强调先后,强调知行合一会不会好一些?行动前可以收集资料做一个草案计划来试验未知领域,然后实时接收反馈并优化。

关于反思

文章中提供了多个分项的反思例子

反思需要及时:并不需要什么正式的程序,低头想想就可以了,哪怕只有半分钟

梳理“反应链”:现象下要看到它是如何 开始、发展、转折、结束、背后的动因、阻力、关键节点。

注意意外现象:关注意外能打开认知局限。


阅读10问:


问题1: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章节主要内容是“立即行动”的重要性和分解方法。

问题2:哪些是值得记录的重要信息:摘抄、电子化

如上

问题3:问了哪些问题或想要解决什么?

什么时候行动(立即)怎样行动(最小化可行产品)举例(分解核心任务,任务分层合并处理)

PS:前瞻和总结思维的重要性

问题4:观点是否有道理吗?

部分,行动和思考的关系并不太同意

问题5:跟我有什么关系?你的哪些观点被改变了,能用在哪方面?

完全可以用在生活中,遇事分析、分解核心、任务合并、试行反思。

问题6:用图表来表示ppT、思维导图、其它图表

问题7:信息的记忆点是什么?

如上

问题8:怎样进行下一步行动

TBD

问题9:如何能跟我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整合以有资料,输出

和精力管理:立即行动减少内耗,不拖延

和时间管理:分解任务,核心攻破。应对时间碎片

和思维方法:复盘,前瞻,总结。

问题10:实践之后的观点补充

TBD

希望读到本文的你会购入此本书啦!有用书入门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