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消失课件10分钟,更可怕的是……
最近网上讨论很火的“消失的课间10分钟”。让家长们一阵阵的叹息!成长在他们这一代的孩子是幸福的,也是悲哀的。从上小学开始就背着沉重的书包,为了学习,没有娱乐时间,没有农耕体验,整天都是学知识。
教育的功利化让孩子们的压力很大,他们真的快乐吗?
当我问孩子,你们课间10分钟都干什么时。孩子说:“我们住在高楼上课间10分钟,上个厕所还要跑着去,一般的情况下下楼很麻烦,如果很多同学都到操场上去玩的话,上课铃声响都要上楼也很危险。自从三年级后,我们课间都没有下过楼,每天就是待在教室里,坐在教室里玩。”
今年刚上高中的亲戚家娃给我说,他们课间根本就没有10分钟。
吃饭的时间只有15分钟,有一次就给5分钟。吃个饭都能把人噎死。所有的时间都要全部用来学习,背书,走宿舍的路上都要背书,每天晚上都是很晚才入睡。难道高中的整个生涯就是这种魔性疯狂的学习吗?
我说:“你们每天拼命的在学知识,这固然很好,但不要成为自己学习的机器。”她说:“上了高中真的很卷,不是光靠努力就行的,也要靠天赋。就算你不成为机器,老师也把你逼成一个机器。老师不让我们出教室,每天下课必须在座位上背书。每一次考试退步的话,要么罚钱要么挨棍子,只要不符合老师的期待,我们都得挨揍。”
她还告诉我班主任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重男轻女,男生犯了错,打的很轻,但是女生就会狠狠的打,有一次把一个女生的手打的三天都是淤青的,他们班里每天都有人哭。听到孩子这样的诉说,我心里感觉到特别的悲哀。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了?我知道,到了高中大家都很卷,为了能考上大学而拼命的在努力,这样三年下来多少孩子会抑郁呀。他们真的快乐吗?他们有自我吗?他们还能找到学习的爱好吗?他们还有自己的兴趣吗?
沉重的学习压着他们没有一丝喘息的机会,是他们头顶上的乌云呀!纵然高中三年学习成绩提上去了,考了一个大学,但当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出了问题,真的得不偿失。
一个老师对学生严格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老师行为偏激,这样带出来的学生会健康吗?
尹建莉老师说过:“未来的成功,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对世界的态度以及对自己热爱事业的追求。教育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社会经验,而应关注当下鲜活的个体,帮助他们成为真正的自己。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把握当下,让每一天都充满快乐与意义。 父母不应该为孩子规划未来,而应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成为身心健康、有个性、对世界抱有善意的人。教育不应该追求功利,而应让孩子自由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即使孩子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们也可以成为有用的人,只要他们身心健康,对生命充满热爱。”
因此,我不要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就算他考不上大学,他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他是一个健康成熟乐观的孩子,对生活充满热爱,平平常常的过一生就非常好了。
想到了网上一段扎心的话——
如果孩子除了用功读书就别无选择,那他们以后的路会有多狭窄?如果成绩是他们唯一的成就感来源,那他们的人生会有多枯燥?如果从小就被剥夺其他的生活体验,那孩子长大了面对负面的人生经历,除了情绪崩溃号啕大哭之外还能干什么?
高中的孩子们真的很卷很难,但我希望他们能看到明媚的蓝天,能在自己人生的旷野上快乐的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