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读书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重塑自我——读《母爱的羁绊》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11人  桔子jvzi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重塑自我——读《母爱的羁绊》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不管你做什么,脑子里总有一个声音说“你做不到,你永远做不好”,不管你做得怎么样,得到的只有指责!

没关系,亲爱的,你并不孤单,这世上有很多人和我们一样,受到种种否定,使得我们敏感,自卑,缺乏自信与安全感。这其中有一位心理咨询师,她也曾经历和我们一样的痛苦,现在,她将她的经历和经验写出来,帮助我们一起走出痛苦,走向新生。

这位作家就是美国心理咨询师麦克布莱德女士。作者书中所述,既有她自己的亲身感受,又有她多年的咨询经验。在多年的咨询工作中,作者发现,许多女性都有她在自己身上发现的症状:敏感,优柔寡断,自我意识过度强烈,自卑,和异性相处不顺,没有安全感。历时28年,作者对数以百计的女性和家庭做心理咨询,同时探寻自身的奥秘,寻求解决之道。最终,她发现,自己和那些女性病人所出现的症状,都根源于一种叫做“自恋”’的心理问题  —— 确切地说,是我们母亲的自恋。作者发现,在我们缺乏安全感和满足感的生活中,我们缺乏一种受人哺育,有同理心的爱,而这种爱,我们应该从母亲那里得到,但我们没有得到。而我们的母亲,她可能也没有得到过。这种扭曲的爱,作为一种痛苦的遗传,代代相传。作者觉得有责任去帮助那些母亲有自恋倾向的人建立自信和自爱,于是,有了这本书。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

1 发现问题,自恋母亲的小孩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什么是自恋?自恋指的是一种过分专注于自我的行为。

作者对自恋的母亲总结出9种特质,比如,自夸,自大,自视甚高,觉得自己享有特权,缺少同情心,善妒,傲慢,目中无人等等。相对于父亲来讲,母亲对我们的影响更大,因为孩子和母亲相处的时间更多,母亲更代表了我们的原生家庭。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常和母亲在一起,我们身上就留下了母亲身上的特质,或者,母亲将我们塑造成她想要的样子,或者,适得其反。母亲强势,女儿要么也强势,要么非常懦弱,极少处于中间线。

作者将母女关系中的问题戏称为“10根毒刺”--------母亲总是挑剔你,更关注事情而非你的感受,嫉妒你,以她为中心,母女没有隐私,总是指责你,等等。这10根毒刺扎在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我们不由自主地将母亲常年传递给我们的负面信息和感觉加以内化,造成我们的潜意识的情绪和行为模式都自我否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

2 分析问题,自恋母亲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作者将自恋的母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事必躬亲,一种心不在焉。前者对女儿过分的关注,事事都要按照母亲的意愿行事,压抑了女儿的天性,女儿事事顺从,逐渐失去自我,做事缺乏主见,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而后者对女儿漠不关心,疏于管理,又使得女儿感觉不到爱,从而缺乏自尊与安全感,生活中就表现的低自尊,自卑和缺乏自信。

这两种行为模式都趋向极端,造成我们成为一个自我破坏类型的人。即便有人成为了高成就型,她们也很容易有“冒名顶替综合征”,总觉得自己的成绩是冒名顶替的别人,而非自己努力的结果。她们焦虑,自卑,抑郁,沮丧,并不断寻找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自我破坏型个性的人,生活更加艰难,她们做事动不动就放弃,容易用各种成瘾物来麻痹自己,成就水平极低,在自我破坏的生活方式中无法自拔,对失败的恐惧让她们不愿意尽力,最终一事无成。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重塑自我——读《母爱的羁绊》

3 解决问题 接受过去,重塑自我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关于母爱的这种羁绊,不只是作为女儿的我们受到伤害,母亲也曾经是一个受害者,未来,我们的女儿也可能受到伤害。这是一种痛苦的传承,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让它在我们这里终止。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终止这种扭曲的爱,从而获得疗愈,重获新生呢?

第一步,接受。

接受什么呢?

接受事实,接受母亲的不完美,也接受我们曾经受过的创伤。像大树接受风雨的洗礼,接受了,心就坦然了。

书中,作者将我们的成长历程比作一棵树,树根是我们的家庭背景和代际影响,树干上留下的伤疤是我们成长中曾经受到的创伤。

我们要怎样才能接受事实呢?

记住一句话,我们不能改变任何人,除了我们自己。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的母亲,为了疗愈,为了我们的子女不受到同样的伤害,我们必须要接受。改变,从接受开始。

第二步,体验。

这一步,很重要,但很多人却并不重视,所以,很多的疗愈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建议你不要跳过这一步。

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家庭的缘故,我们常常否定,麻痹自己的真实感受,却不允许自己体验它们,当我们成年,这些感受早已经内化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但从现在开始,我们学习逐渐康复,学习承认自己的情感,加强自己的自我意识。

那么体验什么呢?

体验悲伤,痛苦,愤怒,体验我们曾经受到的伤害,真实流露自己的感情,让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充分体验这些痛苦,这样,你才能克服它们。

我曾看过张德芬女士的作品,《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在这些书中,对此有过很好的描述。治疗中催眠师对我们的催眠,让我们回到童年,也是为了让我们再一次去体验当时的场景,让情绪得以释放,从而,放下过往,重塑新生。

第三步,写日记

现在有一种心理疏导疗法,就是写日记。在日记中,我们可以写任何东西,我们的不良情绪,我们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我们对自己的观察,对自己的疗愈,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写。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们的情绪会慢慢平复,理智会战胜感性,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从而帮助我们从创伤中走出来。当你把记日记当成你治疗的一种记录的时候,你一步步写下来,不断地回顾,监督自己的进步,掌控自己的治疗进度,然后你就会有意识地处理掉那些伴随你一生的消极念头。作为一个观察者,你还可以锻炼自己控制情绪反应的能力,学着解决生活中各种情感问题,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这对你的治疗非常有效。

第四步,治愈,心理上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

我们上面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一步----治愈,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内心强大刚健自强的人,能够享受自己的成功,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并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

书中说,从母亲和童年独立出来的一方面,就是让自己从消极的自我暗示中摆脱出来,不要听信那些“你不够好”,“你不值得爱”的荒谬说法,你要下决心不让这些消极念头出现,一旦出现,立刻用积极的思想代替它。

我们怎么才能消除消极观念呢?

首先,我们要想一下,自己平时是怎样做决策的。你的信息来源是否可靠,那些观念是否正确。一旦出现消极思想,你就要对它做一番批驳和判断,让你的头脑中有新的观念,并且长期锻炼,让积极的思想长期驻扎,锻炼地多了,消极的思想自然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怎么才能判断我们已经从母亲那里独立出来,已经发展出了真实的自我呢?

作者引述了詹姆斯. 马斯特森《寻找真实自我》中,真实自我所拥有的几种关键能力:有亲密能力,有独处能力,有自主能力,有自尊,等等。我的理解没那么复杂,我觉得,当你考虑和处理事情时,积极主动地思考,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依赖父母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这表明你已经从父母身边独立出来,成了一个独立的人。

“在自己身上找到幸福并不容易,但在别的地方找到幸福则是根本不能的。”虽然说,虎毒不食子,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知道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有一句话说,十八岁之前的容颜是父母给的,我们无法改变,但十八岁之后的容颜,就是自己给的,自己有责任负责。就是说,原生家庭,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法改变,但成人以后,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所以,作为一个成人,一味的怪罪父母是无意义的,我们应该积极地寻求解决,从而成长为一个自信自强的人。

跳出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寻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建立起自己的三观,在自己的内心,塑造一个爱自己的“内在母亲”,和她一起寻找自己身上的优点,和她一起成长。我的理解,其实就是自己爱自己,逼自己成长,放弃向外寻求爱与帮助,逼迫自己自立自强。但作者的这种想法更加温暖更加温柔,而不是咬着牙流着泪的硬撑。

书中还有大量有益的信息,关于怎么教育我们的孩子,怎么和他人相处,三观如何建立,如何成为一个本真的女人,等等等等,内容详尽,事例颇多。更有详尽的步骤,教我们如何建立我们的三观,发现我们的潜能,展现我们的激情,重塑我们美好的人生。

这本书主要是站在女儿的立场上诉说问题,但并不是说只能解决女儿的问题,自恋母亲也不只是自恋母亲的问题,它指向的是原生家庭。我们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有的可能来自父亲,有的或许来自其他亲近的家人,但问题有可能是一样的,所以,这本书的应用很广泛。

当然,家庭的影响是深远的,不可能说看完了这本书,你立刻就治愈了。几十年的影响,不可能一下子就清除,需要我们将书中的练习多做,让它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假以时日,终有一天,我们可以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重获新生!

感谢作者倾心的作品,希望我们每一个受到原生家庭伤害的人,都能够从书中获益,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成为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爱,自强而独一无二的人!

作者简介:

桔子,拥有少女心的中年阿姨,希望以笔为马,追逐梦想,安放灵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