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十二个基本原则

2017-06-06  本文已影响45人  秋九儿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2

       当我们阅读不同的书籍的时候,并不是每一本书都要死磕,有的需要深读,有的需要浅读。在这本书里,作者为我们讲解了阅读的十二个规则了,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和阅读效率。

       首先,第一个规则是: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即要学会给书籍分类。

       首先,从是否虚构,我们可以将书分为“小说类”与“论说类”两大类。一本论说性书籍的主要目的在于传达知识,而我们的分析阅读会更适用于这一类书籍。

       然后,我们继续把论说类书籍进一步细化,可分为“理论性作品”与“实用性作品”。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一直在说“理论”和“实用”这两个词,但是与这里说的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任何一本教你该做些什么,或者如何做些什么的书都是实用书。(哪怕你读完之后发现这本书里的观点一点也不实用,只要它尝试说服你要怎么去做,这样的书都是实用书)

      任何一本指南类的书都是实用书,实用书常常出没在经济、政治、伦理等类别书目里。而理论类的书重点在于传播知识,即陈述“什么是什么”,比较常见的是历史、科学、哲学、数学等。

       第二个规则: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即提炼书籍主题。类似于写作文时,找出文中的中心思想。

       就是当你阅读完整本书之后,知道书里的内容是什么,即这本书的骨架。阅读论说性的书籍往往可以直接在摘要、序言、目录等部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也有一些书会比较困难,需要我们借助分析阅读的第三个规则。

       第三个规则是:将书中重要的篇章列举出来,并说明他们是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的。

        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创造出的艺术品,它也同样具备艺术品的整体性与复杂性。一本好书,不仅仅是内容的简单集合,还会有完善的架构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

       第四个规则: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或者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论说性的书籍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是带着解答问题的思路来创作的,那么,我们就要在阅读中,找出作者的思路,看看作者提出了哪些问题,哪个是最核心的问题?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这些问题又是如何被论述的?这些问题中,哪些是理论性的,哪些又是实用性的?

        第五个规则:找出书籍的关键词,并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首先,什么样的字才算关键词呢?

        有些词在生活中可能非常普通,但是在书中它往往被用于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这时候就需要读者不停地比较上下文来推敲这些重要的词,直到确认你理解的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即与作者达成共识。

        第六个规则: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即找出书籍的关键句,关键句往往提炼了书籍的中心思想。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领悟。最好是即使没有关键句,读者也能将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说法表述出来,那样就算大体了解了一本书。

        第七个规则是:从相关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础论述。

        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可是,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这样表达出来,你就要去提炼、架构出来。你要从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选句子出来,然后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

        第八个规则:找出作者的解答。

        经过前面的几条规则,你对这本书已经有了相当多的了解,基本可以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九个规则: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者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即在完全了解了一本书,读懂了作者想要描述的思想了之后,你才具备了评论了它的资格。当你没有明白作者在说什么时,也就没有资格去评判。事实上,没有一本好书会好到无懈可击,但是公正合理的评论者却少之又少。

         第十个规则: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呼吁读者理性的表达意见,不要做阅读的狂躁分子,更不要做键盘侠。

        第十一条规则: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做任何评判前,都要找到理论依据。

        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不同,知识边界也不一样,你必须承认人无完人,没有哪本书是完美的典范,不存在任何瑕疵。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我们必须尊重他人不同的观点。

        第十二条规则:如何理性的反对作者的观点。

        关于反对作者的具体步骤,作者还给出了更细节的方法。秉持着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并不带偏见的原则,你可以运用以下概念向作者说明你的不同意见:

        1.作者的知识不足。在这里要注意的是,除非这些知识确实相关,否则就没有理由作这样的评论。而且,要支撑你的论点,你需要阐述出作者所缺乏的知识点。

        2.作者的知识错误。要想作这个评论,你必须要能说明事实,或是能采取比作者更有可行性的相反立场来支撑你的论点。

        3.作者书中内容是不合逻辑的。这就是说作者的推论荒谬,一般来说,荒谬有两种形态:一是缺乏连贯,另一个是事件变化的前后不一致。要批评这两种问题,读者一定要能列举精确的证据,而那是作者的论点中所欠缺的使人信服的亮点。

        4.作者的分析不够完整。最显著的缺陷就是作者并没有解决他一开始提出来的所有问题。然而任何人都可以这样评论一本书,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作者的工作也是有限的、不完整的。



         阅读的12条规则:

       1.读书前知道所读书籍的种类(小说类/论说类,理论性书籍/实用性书籍);

       2.通过翻阅书籍摘要、前言或目录等,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论述书的整体内容;

       3.说明书的篇章排列顺序(即书的整体构架);

       4.书的目的: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或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哪些是核心问题?

       5.找出关键词;

       6.找出关键句,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关键句,如能用自己的经验或经历在阐述则效果更佳;

       7.找出关键论述或包含关键论述的段落(总结性段落);

       8.通过上述阅读总结,对照规则4,找出书的结论(即作者对问题的解答);

       9.读者自我评价是否有评论的资格(你是否已经充分了解本书)?

      10.读者提出理性评判;

      11.尊重观点的不同;

      12.读者为自己的评判提供理论依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