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

拿多少钱就干多少事,你给我干多少事我就给你多少钱。你认同哪个?

2018-07-08  本文已影响10人  石林萍
取经行动930/1001(18.7.8)

看了一视频,一员工在玩手机打游戏,老板看到了说“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员工回应说,老板说的对,于是乎,加班的员工说,下班了下班了,都呼呼啦的走光了。

留下了我来思考……

1.

看了这个视频让我想一件事:

一个朋友借了我1万块钱,一年了还没还,当时说的是半年就还,心想这怎么就说话不算数呢。难不成人家说的欠钱的爷,借钱的成了孙子。

这不,刚好今年又买了一套房子,我就跟朋友打电话,说起钱的事,朋友说最近生意还是周转不灵光,还需要再缓个一年半载的。我一听,唉,白瞎了,算了,就当我捐款了。

因为确实需要钱,所以我就找了我的白美朋友借钱,结果,我的白美爽快的就借给了我两万块。

于是,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说:在困难之时,才能看清一个人。

结果第一个朋友看到后回复说:至于吗,不就两万块钱么。

白美朋友看到后说:谁还没个急事,朋友不就是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伸手相助么。

你看,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角度和思考,引发的关系链接和结局就不同。

2.

再回来,“拿多少钱干多少事”,听上去没错,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谁先承担风险”。

雇员说,我多出力,你一定给我加薪升职吗?不,你先加薪升职,我再付出更多。

老板说,我给你加薪升职,你一定hold得住业绩涨幅吗?不,你先证明自己能拿出更好的业绩,我再给你加薪升职。

这个问题好像永远扯不清楚,不管你站在哪一边,都有对立面的人痛诉革命家史,说自己之前为此承担了多么大的损失,以后再担风险就是傻逼。

以我过往所见,痛诉革命家史证明“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的,绝大部分是一线员工。吃过亏,有怨气。

管理职位不仅仅是为公司工作,也是在攒自己的资历,资历好,猎头踏破门槛。如果斤斤计较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这种主管就是废物,白白浪费自己积攒行业资本的时间。所以不存在“先承担风险”的问题,怕的是累死累活还没资历——这是你遇人不淑,该跳槽而不是懈怠。而跳槽的本钱依然是你努力工作的经验积累。

所以,如果管理岗位也这么想就亏大发了。

3.

有一种老板思维:你给我干多少事,我就给你多少钱。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老板思维,在步步为赢看来,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么你的企业不会发展得太远,很多卓越的企业家最大的能力就是他有着“软投资”的思维,包括:投资眼光,把握机会,敢于投资。这是先舍后得还是先得后舍的逻辑思维问题。

然而,大部分老板都有这样一种逻辑思维就是员工要先付出劳动才能给你工资,但他们绝对没有先投资员工然后我再获取的投资逻辑。除非是大企业,首先要培训员工,然后希望员工熟练掌握技术或技能,员工熟练掌握技能和技术后才能不出差错地为公司工作,这是投资逻辑。

关键一点就是你有没有这样的眼光、这样的思维和这样的勇气。就像现在很多企业一样,老板总想利用低价钱去多请几个廉价的人,但他不会愿意和敢出双倍的价钱去请一个能力很强和忠诚度很高的能人,甚至于说在企业内部去培养人才。

一次培训一位老板问我:为什么找不到人才?我反问:老板,如果有人才给你,你能留得住吗?为什么留不住人才?原因当然很多,但有一点是老板们很少考虑过的,那就是你的企业没有一套留人机制,也没有一套能够让员工成长的机制。

这些老板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是属于事必躬亲型的老板,什么事都要自己过问,什么权力也不愿意下放,害怕别人吃掉他的公司一样。当然,他们对待工作的敬业精神都是很可嘉的,他们对待事情的专注程度也是值得学习的。但有一样不好之处就是这样做下去,老板很累,企业很难留住人才,企业发展可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