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籽

2020-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kouen1

                                                                                                                                      作者:寇恩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先生有一次参加一个职业技能考试,回来很激动地说,“老婆,今天做考场的学校黑板报上,我看到了你的文章。”我高兴坏了,问他是哪一篇,他说,就那篇《明天的落叶不会在今天凋落》。哦,是我听完林清玄老师演讲后写的一篇小文章。那时候坐在师大的大礼堂,那时候我还是一个文艺小青年,上课一边听讲一边在桌肚里藏一本心仪的小说或散文集,课余喜欢随性地涂鸦,有事没事发点感慨,谈恋爱后,所有的文艺情怀都给了和先生之间的书信往来。

那次演讲其实很普通,只是因为演讲者是林清玄,我特地很早地去占座。舞台几乎没有布置,就两把椅子放在中央,一位是林清玄先生一位是电视上常常看见的某档相亲节目里的心理指导老师,他们交谈式地开始诉说。林清玄老师人如其文,传递出佛性的清雅。那位女士那个晚上让我肃然起敬,是因为她说她已经被确诊罹患癌症,最多能活半年。面对这样的事实,他们彼此依旧坦然从容地继续着对话,所以那个晚上,我听到的演讲其实远不止于他们说了什么,他们言说的行为本身就是一场关于生命的庄严呈现。

自那次演讲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位女士,也不曾有查询她名字的好奇心。"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萍水相逢留有共鸣就是足够的美好。工作之后,发现学校图书馆居然有林清玄老师两个系列的完整的作品集,我用一年的时间,一本本地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读林清玄老师的散文真是惬意,清清淡淡的文字,深深浅浅的事理。不久前,林清玄老师也过世了。

我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来纪念那次演讲给我的感动,于是将林清玄老师讲述的故事记下来回味,写了那样一段文字。后来《读者》(原创版)的编辑来函表示录用,稍做了一点改动就发表了。于是,有了先生的这段惊喜。

其实我自己也在一些个场合听到援引文章标题的一些话,这感觉很奇妙,好像自己失散的孩子被突然带到自己的面前,但我没有据为己有的欲望,只是莞尔地想道一句,"宝贝,知道你好好的。见到你真高兴。"文字如流水,它记录、沉淀着生活脉流里彼时的那个我、那个你,它其实并不来自于我们本身,它是那些我们路过的风景、见到的人、听闻的话语和有意无意的经历透过我们播撒出去的麦粒。每一颗麦粒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那些给予我们生命感动的事物是值得我们记住并感激的;每一颗麦粒也应该尽可能地播撒,正如西谚有云,一颗麦粒收藏着,它就是一颗麦粒,一颗麦粒入土消失了,却会结出千千万万颗麦粒。所以,来自生命的感动要回赠给生命的河流。

我把这个集子定名为"彼时笔触",是想把过往的文字尽我所能地聚拢来。不管是遗失的幼稚还是久违的熟悉,像一个拾穗者般,我躬身捡拾这些散落的麦粒籽,或许也是在播种这些麦粒籽。

                                                                                                                                                  2020年4月14日 夜

                                                                                                                                                        于松江家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