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宝鉴主编们的秘密基地想法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中国式亲子关系引思考

2019-02-27  本文已影响13人  亭主

近日,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落下帷幕,众多奖项中,《包宝宝》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引起广泛关注。

这部动画片之所以特别,第一因为这是皮克斯历史上首位华裔女导演执导的动画片,她的名字叫做石之予,祖籍四川,自小在加拿大长大。虽是典型的“香蕉人”,但她很懂中国,动画片中随处可见中国元素,比如“福”字,青花瓷,打太极等。

第二因为动画的篇幅虽短,却讲了个好故事,核心是国人最为熟悉,也引起广泛探讨的亲子关系。 

动画片讲述了一对夫妻,独自生活。有一天妻子包包子,其中一个小包子竟然有了生命,长出眼睛嘴巴,胳膊和腿。妻子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包子,叫它“包宝宝”,像孩子一样呵护它,照顾它。肚子扁了,给它喂包子馅,在门框上记录小包子的身高变化,精心给它梳洗打扮。

小包子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一天,它跑出去和朋友们踢足球,妈妈却怕它受伤,强行带走了它,这是第一次两个人闹了矛盾。

再后来小包子有了自己的朋友,会在电话中和朋友们聊的热火朝天,却对妈妈冷眼相对,小包子长大了,遇上了喜欢的姑娘,那个金发碧眼的女孩,手上戴着亮闪闪的戒指,在妈妈面前明晃晃的闪,像是在宣示主权。

小包子要搬走了,妈妈再也受不了,哀求、劝说、争执、吵闹,都不奏效。绝望的妈妈捧起小包子,“吞”进了自己的肚子。毕竟那是妈妈亲手包出来的小包子,一点点喂养长大的小包子啊。可是妈妈却并不高兴,她流下了泪水。

醒来,惊觉是梦。

那个长相酷似包子的亲儿子回来了,想来隔阂许久,但终究被亲情的纽带连接着,母子终于互相理解,头和心都紧紧靠在了一起。

结局还是很暖,不过中间吞包子的镜头还是挺“惊悚”的。让人想起好多新闻,想起某社区著名的“父母皆祸害”小组,太多中国的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财产”了,他们认为孩子的天职和本分就是“听话”二字,一旦孩子违背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他们就会失望、郁闷甚至崩溃。

他们应该多听听纪伯伦的话——

“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望而生的子女。他借你而来,却非因你而来。他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的梦境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是弓,孩子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让那箭飞的又快又远。”

中国式的亲子关系,大都凌驾于家庭中更为重要的夫妻关系。孩子出生后,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变为母子关系,而丈夫找不到存在感,导致中国家庭中最为常见的角色是焦虑的母亲,缺席的父亲和叛逆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大都会重复自己原生家庭的生长逻辑,一代一代重复同样的悲剧,每个人都不幸福。

让我们再重温龙应台在《目送》中的句子。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拐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其他小文

普通人如何从零开始写作,并靠它赚到钱?

像我这样做,你的年度总结也会丰盈充实

花300赚30000-2017年我为知识付过的费

养成好习惯,这一张表就够了

做好这6件事,你的孩子会成为富人

-END-

人人都能看懂的理财知识,简单易上手的实操经验,敬请关注“亭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