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写作工作坊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Vol.1财经·投资·理财

2018年,我用1个月工资买了香港保险

2018-03-29  本文已影响818人  connie考尼

非利益相关,非储蓄险相关,希望把花了不少时间了解到的有关重疾险的方方面面分享给大家,减少大家的决策成本。
适用对象:还在奋斗中并抱起保温杯养生的70、80、90后。
亮点:第4、5点。

1、故事缘起

去年给我妈做了个体检,结果发现CA199指标异常(消化癌症相关)。经医院复诊为肠胃溃疡引起CA199指标异常。当时差点没把我吓个半死,这要是确诊出来个啥可怎么办!平静过后我突然想到,如果发生重症,在没有商业保险的情况下,这笔费用对家庭负担不轻,自此我开始了买保险自学之路……

第一个结论就是,父母年纪已经不适合购买重疾险,于是我开始看给自己买保险。

2、要不要买——内地险or香港险?消费险or分红险?

我的自学扫盲第一步:理清概念。

公众号干货多,知乎不推荐,在保险话题下有太多利益相关的经纪人、代理人回答问题,所谓万花丛中迷人眼,虽有收获但非常考验筛选能力,直接甩上我认为比较公允的几个信息渠道,推荐大家做个入门,从上到下:

精算视觉(精算师主笔,专业性强,中港险分析,侧重港险)
深蓝保、好险周周荐(保险产品推荐对比,侧重内地险)
10life(app,香港精算师创立,港险产品比较,在保险圈称为“十条命”)
保二爷、Jun保屋(个人号,内地险配置和产品补充参考)

如果你不想自学成才的,可以直接告诉你答案。

希望在千元左右解决重疾险,追求极致性价比的,推荐选择内地消费险,无分红、合同期满不退保费。
有一定预算,希望选择有分红有退保价值,且相信香港体系,愿意最高诚信原则投保的,或者打算配置一点美元的,我个人选择了香港保险。

内地险和香港险是没有绝对优劣的,因为不存在完全同态产品的竞争。在我开始研究的2017年,内地重疾险缺少线上智能核保,大家难免有个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就被限制在门外了(内地高发但高痊愈率的甲状腺癌直接按重疾赔付,是每年保险公司的支出大头)。

而到了2018年,保险市场又发生了很多变化,线上智能核保可以放宽投保范围了,关于核保我会在第4、5部分细讲。

3、哪里买?——经纪人和代理人之争

相信大家的朋友圈里都或多或少的有保险代理或者保险经纪人,特别是这两年买港险特别红火,所以文章开头我就写了非利益相关,本人不卖保险。如果你看完文章,有认识代理人或者经纪人的个别需求,希望进一步专业咨询的,我可以推荐微信。

代理人的优劣势:

经纪人的优劣势:

最后我选择投保渠道为香港经纪公司的王牌经纪人。
主要原因:我想同时投保两家公司的产品,在预约服务时,经纪公司能更好做时间规划,最后我在一天内完成了两家公司的投保和体检。

4、买什么?——友邦?保诚?宏利?富通?

在投保前期,我问了好多人选择产品的原因,包括:

我自己也经历了纠结的决策过程。
最后选择的原则是,在产品条款有利的基础上,寻找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大公司产品

保险产品本身不是为了比较英式分红还是美式分红、利率3%还是5%存在的,基本需求是对抗疾病的风险。那么疾病的定义就很重要。很遗憾,我认为没有一个代理人和经纪人能说清,因为他们既不是设计产品的精算师,也不是理赔部门的核保员。我在上文提到的10life就在这一点上很突出,比较了主流产品的疾病定义做出评分。虽然做不到分析每个疾病种类,但是在癌症复发定义、心脏病、中风等条款上给出了各个产品的差别,已经十分可贵。

在此只给出我对四个主流产品的观察,细节分析可见各大公众号:

友邦-加裕智倍保:条款优,价格低,性价比款,两大龙头之一,公司品牌和赔付能力好,如果最后选择这项产品可以搭配vitality会员,之前没开放给大陆投保人,各位代理人经纪人不一定熟悉,实际很好用
保诚-危疾加倍保:条款在部分项目较友邦更优,同等保额情况下价格高于友邦,有预算能力的选择,两大龙头之一,公司品牌和赔付能力好
宏利-活耀人生危疾保:条款优,总体评分高于友邦、保诚,多次赔付性价比选择。我当时仅因为10life对比中看到中风原因不保意外、受伤和偏头痛就没选。。说到底重视什么条款还是看个人需求
富通-守护168:条款最优,价格中等,照道理是最好的选择,在香港本地的客户多,询问了些香港朋友,是持有富通保单的。可现在是九鼎富通(被中资收购),以及公司健康险份额不大,又让我纠结了很久。

在分红大家都关心的这点上,香港各大保险公司已在网站上披露了分红情况,这才是最真实的数据,比任何人的介绍都靠谱。大家可以动动手感受一下,但是参考意义上,现有产品是没有分红情况的(年限太短),只有过往其他产品的情况。

最后我的选择是投保友邦和富通。

5、买得成?——核保的重要性你永远想不到

我有钱,还会买不到保险?答案是yes,因为除了标准承保,还有除外承保、搁置受保、拒绝承保。我的富通保险就搁置了,只能蜜汁微笑……保险公司是绝对嫌贫爱富的,嫌弃身体不好的人,喜欢身体健康的人。

内地和香港在核保前的健康告知上采取不同规则,分别是询问告知和最高诚信。在去香港投保时,我不仅提供了最近的体检报告,还翻出了好几年前的检查报告,来做辅助证明。如果你曾有或者正有某些指标或者症状异常,在香港你不应该隐瞒,而是尽可能多的提供报告证明正在痊愈、鉴定良性等情况,从而避免理赔时的纠纷。

我的建议是,同时投保两家以上的公司产品,因为各公司独立核保,最后核保结果会产生不同。

这也是我一开始会选择两个产品的原因。这种操作不常见,但我觉得非常必要也很好用,但仅限于既往病史在核保结果上是不确定的,如果已有明确会拒保的案例的,大家就没必要浪费车马费和精力了。

如果你体检报告各项指标正常,过往没有任何门诊手术或者病史需要告知的,完全可以选择一家产品购买就可以,因为在付费时,刷卡需承担3%手续费,两家产品最后选择一家必然会有损失,身体健康的朋友们能省就省吧。在这里,常见的甲状腺、乳腺结节大家不必过分紧张,核保结果直接就是除外承保,这在内地和香港都是同样处理,保险公司是不会替你承担明明白白的风险的。

另外补充一点,基于询问告知的原则,内地险投保是有技巧的,带病投保的请仔细比对各个产品的健康告知问题,没有问及的可以正常投保,合理利用好规则。

6、何时买?——最好的时间是现在

每一天的你都是比未来更年轻的你,所以在没有任何健康问题下的投保时最有利的,年龄越小保费是越便宜的。

只有一种情况除外:短期内有相关手术史,建议等待2-3年并复诊确认后投保,通过的可能性更大,不然留下拒保记录可能影响再次投保。

如有意向投保的,如有近期体检报告,不建议再在内地新做体检:)如果已经有潜在问题的,香港保险核保成功后三个月内确诊重症是不赔付的……

7、买多少?——量力而行

10%的保险配置原则,其实我的一个月工资已经买高了,因为还需要配置其他保险。但是买保险是为了买保额,保额至少需要两到三年收入才是足够,又不想分次补齐,我就一次到位了。

8、不想买?——自查下家庭保单

爸妈给你买过什么保险你知道吗?也许你拥有的保单已经包括了重疾险呢?我翻出来一张特别傻的终身寿险,直接退了,因为香港所有重疾险,本质是一份带有重疾保障的终身寿险;还有意外险,直接停了老产品,同样的价格买了新产品,保额翻倍、保障更多,这就是保险市场的进步。


在走完这段保险自学之路后,我一度想过要不要兼职去卖保险算了,内地部分保险代理和经纪人的专业性让我产生了很大怀疑,现在不应该是把保险伪装在理财背后骗阿姨妈妈买的时代了。从家庭财富和风险管理的角度,深挖客户的需求才是可持续的。

但是仍然有那些优秀的公众号和保险人士,让我知道没花过10000小时在这个行业深耕实践过,是不可能成功的,我的见识还只是初级入门,仅够消费决策的参考而已,我还是做个清清楚楚的消费者就好。

最后提一句关于香港保险返佣、或者报销机票酒店的优惠,这些活动在保险公司都是不存在的,保险公司只有阶段性促销活动,一般是投保成功后返还1个月保费,这也不叫保费打九折,概念不同。佣金是保险从业人员的服务所得,现在看个视频还得买会员呢?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是用专业和服务体面地挣得这份收入的。

2个小时码了三千字我的天哪。。希望对大家有用,要给我发个红包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