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人生发展的“源头”
2020-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红英读书

曾有人将人的生活比喻为三个阶段:
第一是“吃饭”阶段,主要是解决温饱,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第二是“吃药”阶段,指人们开始关注健康,包括对环境、对绿化的重视,追求生活的舒适。
第三是“吃书”阶段,就是要生活的高雅一些。
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是人生发展的“源头”。
我们从小到大读了那么多年书,读的大多都是课本。课本就是说明书,会增长我们的知识,但是会增长我们的智慧吗?
我们让孩子从小就读诵经典,才能增长思考的能力,提升学习的能力。在孩子心灵最纯净的时候,给他植入圣贤的种子,成为生命的底色,如同天生自然酝酿成长。
当孩子到了十七八岁,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那些从小熟读的经典跃然脑海,就会成为他人生的参考和向导,也就是我们说的“吃书”了。
这样,孩子就不会随波逐流,空虚混乱,当面对人生困难,艰难抉择时才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应对。

我的大学同学,我们在学校读书是电力专业,她做的却是食品行业。因为转行,她点灯夜读,每天坚持读书三小时以上。
开始,她很苦恼,觉得这些专业知识,很枯燥无味,但后来,她逼自己深度读书,一本书读三次以上,就读到了内涵的东西,就用知识把握了工作的要领。慢慢就在工作的领域,做出了成绩,得到了领导赏识。
一个真正优秀的人,爱读书,如果对某些书没有兴趣,但这样的书,对自己的发展有意义,也会强迫自己读,或者换一种方式去读。
最后,书成了她成功的垫脚石,书成了她敲开幸福之门的敲门砖。
一场疫情就是一个不确定因素,越是在不确定的时代里,终身学习能力越重要。因为一切变化太快了,你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去应对。
“活到老,学到老”。低层次的人,从学校出来,就再也没有拿起书本。高层次的人,坚持读书,读好书,领会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