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成长励志一直写到老的故事

清末官员用“平等”缔造财富神话:辖区短时间内成了富裕之地

2019-07-09  本文已影响3人  97d4ca77ad9f

民国202、清末官员用“平等”缔造财富神话:辖区短时间内成了富裕之地

地方优秀儒生到京城赶考,这件事被朝廷视为“地方上贡儒生”。

“贡生”一词由此而来。

清朝各地每三年选考一次优秀儒生。

获“优秀儒生”资格的人,能到朝廷参加考试。

通过朝廷考试的人,能到各地做知县、学政(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

朝廷考试的合格者分三等:一等10名,二等10名,三等10名。

李平书在光绪十二年的朝考成绩是:一等第十名。

从光绪十九年(1893年)开始,李平书先后在广东陵丰、新宁、遂溪做知县。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李平书到江南制造局任职。

江南制造局是江南制造总局的简称。

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中成立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

江南制造总局主要生产枪炮火药。

除了生产枪炮火药,总局还生产轮船、钢铁、电车。

电车是依靠电力运行的公交车。

电车的主要特点是:沿着既定轨道跑(早期电车);跑的时候,需要上方的两根电线提供动力。

在江南制造总局任职时,李平书首倡“清末上海地方自治运动”。

“首倡”是“首先倡导”的意思。

清朝末年,地方的任何活动都要汇报上级。

经上级批准后,地方才能展开活动。

清朝末年,地方修一盏路灯、铺一条石子路,都要汇报上级。

上级工作比较繁忙。

上级无暇管下边的事。

地方汇报的事情,通常得不到批准。

“不是不批准,而是没时间批…”一位上级说,“光应付朝廷摊派的任务,我就已经焦头烂额了…”

“凡事需要汇报”这种官场传统,和李平书独立自主的个性,格格不入…

不久后,李平书忍耐到了极限…

“是可忍孰不可忍!”李平书怒号。

李平书找到上级,李平书和上级说了很多话,李平书和上级说的话有:上级是国家栋梁官员典范;上级为大清日夜操劳鞠躬尽瘁;上级是有史以来最英明的官员;上级真乃“当世诸葛亮”…

李平书在上级面前拍了半天马屁。

后来,李平书持续不断的拍马屁。

李平书把马屁拍的“潜移默化”…

半年后,李平书提出了“下级应为上级排忧解难,下级的诸多小事不劳上级烦心”这样的议题。

李平书把议题写成了奏折,李平书把奏折送到上级面前。

上级晕晕乎乎的签了字。

奏折的主要内容是:上海这个地方就像一个小孩;小孩终会长大,小孩终会学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应该让上海百姓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让孩子学会自立的父母,是最伟大的父母,让百姓学会自立的官员,是最伟大的官员…”李平书在奏折上说。

上级看到这里,激动的签了字。

上级批复奏折后,李平书在自己辖区内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行动:引入西方土地制度;为百姓办理土地产权证;在百姓面前,诉说道理…

李平书诉说的道理有:自己土地上的事自己做主…

上海百姓素质颇高,上海百姓很快理解了李平书的意思。

他们虽然理解,但他们迟迟不行动。

“当官的都是朝令夕改,他们今年一个政令,停几年就会换一个政令…你在自己土地上辛辛苦苦建了码头,几年后,他们说给你拆了就给你拆了…自己土地上的事自己做主,这在外国是行得通的,但在大清…这是个笑话…”一位市民说。

市民有疑虑的时候,李平书到处做演讲。

演讲时,李平书说了他在上级面前不可能说的话:百姓和官员平等;官员无权干涉百姓…

“在自己土地上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不影响他人,人可以在自己土地上做任何事,他人无权干涉…一个人无权干涉另一个人,我认为,这就是平等…”李平书说,“…即便我不是当官的,即便有一天我不做这个官了,我也这样认为…”

“…或许我以后会被调离这个地方,或许大家辛辛苦苦建的东西会被没收、会被拆除…但是,我想说的是,道理就是这个道理…”李平书最后说,“…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不能改变的,我们以后慢慢去改变…”

李平书说话时付出了真心。

李平书的真心打动了很多人。

很多人中,有少数人展开了行动:他们在自己土地上建路灯、铺石子路,他们在自己土地上盖码头、建发电厂…

展开行动的人,他们用极其低廉的成本建成了路灯、石子路、码头、发电厂…

官员建一盏路灯所花掉的银子,市民可以用它建十盏路灯…在此基础上,市民建的路灯,还比官员建的结实、耐用…

“我自己的路灯,当然要结实耐用…”一位市民说,“我得靠路灯吸引别人来我这儿摆摊…”

市民建十座码头所花的钱,放到官员手上…官员只能建一座码头…在此基础上,市民建的码头,还比官员建的大、比官员建的结实…

少数展开行动的人,他们赚到了钱:他们的路灯、石子路、码头吸引了大批市民;大批人到他们土地上做生意…

少数展开行动的人,他们的土地,成了繁荣的商业街…

少数展开行动的人,他们靠出租房子、商铺、码头,赚了大笔的钱…

他们赚钱以后,更多人展开了行动:人们纷纷在自己土地上建路灯、铺石子路、盖码头、盖发电厂…

铺设石子路的地方很多…

只有少数地方车水马龙:只有少数地方走向繁荣…

走向繁荣的少数地方,不久后,变成了都市。

街市繁荣起来后,有人做起了电车:他们架设电线铺设铁轨,他们在市区做起了电力公交车…;他们架设电车时,只需和街市拥有者达成协议;他们架设电车时,不必到官府那里写申请…

人们在自己土地上做着自己的事,做自己事的人们,他们和他们的土地,一起走向了繁荣…

“清朝把税收任务下达给李平书后,李平书一拖再拖…

清朝以“消极怠工”的名义革了李平书的职。

请看下集《民国203、清末官员用这种方法办到“水变石油”“石头变黄金”》”

 人有人志,国有国魂。纪录为中国富强努力的人,纪录近代以来的中国精神。

欢迎关注简书号“人性的游戏1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